“马谡出事了?!”
徐凡带来的消息,如同一道惊雷,再次劈入这本就迷雾重重的局势之中。林凡瞳孔骤缩,猛地从地图前转过身,帐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马谡,诸葛亮的心腹,代表刘备势力前来乌林的特使,在他林凡的防区附近遇袭失踪!此事若处理不当,顷刻间便能将这脆弱的孙刘联盟撕开一道血淋淋的裂痕,更会将他林凡置于百口莫辩的险境!
“消息确凿?”林凡的声音低沉而急促,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沙哑。
徐凡重重点头,脸上满是凝重与后怕:“确凿!是我们的巡逻快船发现的。现场一片狼藉,船只碎片顺流而下,木板上留有刀劈斧砍的痕迹,还有尚未被江水完全冲刷干净的血迹。我们的人捞起几片碎木,确认其形制与马先生所乘船只一致。现场……未发现幸存者,也未找到马先生或其随从的……遗体。”
未发现遗体……这或许是眼下唯一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但这也意味着,马谡等人极有可能已被俘,或者……尸体被江水冲走,或被人刻意处理。
林凡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马谡刚刚离开乌林不久,就在下游遇袭,时机拿捏得如此精准,行动如此迅速狠辣,绝非寻常水匪所能为。这分明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截杀!
是谁?目的何在?
是为了阻止马谡将乌林遇袭、尤其是可能牵扯到蔡瑁的情报带回夏口?是为了嫁祸给他林凡,坐实他“杀人灭口”的罪名?还是……与袭击他林凡的那批死士,根本就是同一伙人,意图将水彻底搅浑,同时剪除双方的关键人物?
“鬼影”组织?蔡瑁?亦或是……曹操的细作?
无数个念头在林凡脑中碰撞,每一个都带着致命的寒意。
“立刻加派船只人手,沿下游两岸仔细搜索!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林凡斩钉截铁地下令,“同时,严密监视夏口方向的动静,一旦有刘备军的船只靠近,立刻示警并通报于我,不得发生任何冲突!”
“是!”徐凡领命,匆匆而去。
帐内再次只剩下林凡一人,但他感觉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暗处盯着他。他走到案前,目光再次落在那张画着八卦的桑皮纸和那枚冰冷的“兖”字残片上。
鹿门山,东南巽位,废弃石灰窑,“鬼影”踪迹,“魏”“兖”古物,乌林遇刺,马谡被袭……这一条条线索,如同散落的珍珠,而此刻,他似乎摸到了一条若隐若现的线。
或许,所有的这一切,都围绕着同一个核心——那条隐藏在乌林水道之下的、通往未知地宫的密道!无论是“鬼影”组织的活动,还是接踵而来的袭击,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控制、利用或掩盖这条密道及其背后所隐藏的秘密!
马谡的遇袭,更像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对方已经不再满足于暗中窥探和零星刺杀,他们开始采取更激烈、更直接的手段,来清除障碍,掌控局面!
林凡深知,此刻绝不能自乱阵脚。他深吸一口气,将翻腾的心绪强行压下,开始梳理应对之策。
首先,必须稳住内部。他再次召集石韬、徐凡等将领,通报了马谡遇袭一事,严令各部提高警惕,加强营防,尤其是对水道的控制,绝不能再让敌人有可乘之机。同时,严密封锁消息,在查明真相之前,尽量避免引起营内恐慌和刘备军的过早介入。
其次,必须加快查证速度。他催促石韬,不惜一切代价,动用所有能动用的关系,尽快从襄阳获取关于蔡瑁动向的确切情报。同时,他命令韩浪休整后,再次带领精干人手,秘密返回鹿门山废弃石灰窑区域,进行更深入、更隐蔽的探查,务必找到“鬼影”组织活动的更多证据,甚至……尝试找到他们的踪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必须做好与刘备方面交涉的准备。马谡是在离开他的防区后出的事,于情于理,他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向诸葛亮解释,如何维持联盟不破,将是对他智慧和手腕的极大考验。
就在林凡紧锣密鼓地布置一切时,帐外亲卫来报:“军师,夏口方向有快船驶来,打着诸葛军师的旗号,要求即刻见您!”
来了!比预想的更快!
林凡心中一凛,整理了一下衣袍,沉声道:“有请。”
片刻后,一名风尘仆仆、神色冷峻的文士在亲卫引领下步入帐中。此人年约三旬,面容清瘦,眼神锐利如鹰,腰间佩剑,行动间带着一股军旅的干练之气,正是诸葛亮身边另一位重要幕僚——董厥。
“林军师!”董厥拱手行礼,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质问,“我家马幼常参军,奉命出使乌林,为何在归途遭袭,如今生死不明?还请军师给我夏口一个交代!”
林凡面色沉静,伸手示意董厥坐下:“董先生请坐。幼常先生遇袭,林某惊闻噩耗,心痛不已,此乃林某防卫不周之过,在此先行致歉。”他态度诚恳,先将责任揽过一部分,缓和气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