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通过“暗羽”的紧急信道,迅速传回了樊城和宛城。
樊城,郡守府(临时)。
林凡看着手中染血的密报,眉头紧锁。密报详细描述了刘备携民南撤的艰难,以及被虎豹骑追击的惨状。
“刘备危矣。”苏厉在一旁叹息,“若其被歼,曹操下一个目标,便是我等了。”
邓义更是面露惧色:“军师,曹军势大,虎豹骑如此悍勇,我们……”
林凡放下密报,目光沉静:“刘备不会如此轻易被歼。有关羽、张飞、赵云在,更有诸葛亮运筹,必能脱困。然,损失定然不小。”
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我们不能明着出兵相助,那会立刻引来曹操主力围攻。但是……可以给曹操制造些麻烦,延缓其追击步伐,也给刘备……和诸葛亮,送去一点‘礼物’。”
他看向苏厉:“我们潜伏在襄阳附近的‘暗羽’,还有多少能动用?”
苏厉精神一振:“尚有三个小组,约二十人,皆精通潜伏、破坏。”
“足够了。”林凡取过一枚空白竹简,快速书写起来,“让他们想办法,在曹军粮道必经之处的几座小桥上做些手脚,不必完全毁掉,造成塌陷、通行困难即可。再散播谣言,就说……南阳林凡已遣奇兵,绕道袭击枣阳、湖阳等地,断其粮道后路。”
这是疑兵之计,目的在于扰乱曹操的判断,牵制其部分兵力用于后方警戒。
“另外,”林凡又取出一块素绢,用特制的细小毛笔,以密码文字写下了一行信息,然后封入一个小巧的铜管内,“让我们在江东的人,不惜一切代价,将此信送至鲁肃手中。务必快!”
苏厉接过铜管,知道此信关系重大,郑重收起:“属下即刻去办!”
林凡又对邓义道:“邓将军,加紧城防!多备火箭、火油,曹军若来攻,以其步兵方阵和攻城器械为主,火攻最是有效!”
“末将明白!”
荆北,长坂坡地带。
经过连日血战,刘备主力在关羽、张飞、赵云的拼死断后下,终于摆脱了虎豹骑的纠缠,抵达襄水岸边。然而,十余万百姓在混乱和追击中失散、死伤过半,辎重尽失,军队也折损严重,可谓凄惨无比。
面前是滔滔江水,身后似乎还有隐约的追兵马蹄声。刘备望着身边仅剩的万余残兵和寥寥数千百姓,不禁悲从中来,放声痛哭。
“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
诸葛亮劝慰道:“主公,此刻非悲伤之时。当速寻船只,渡过襄水,前往汉津口,与刘琦公子派来的接应水军汇合!”
所幸,诸葛亮提前派人在沿岸搜集了一批船只。在关羽、张飞的指挥下,残兵与百姓开始艰难渡河。
就在刘备即将登船之际,后方烟尘再起!一支曹军轻骑绕过断后部队,追杀而至!为首一将,乃是曹仁部将牛金,挺枪直取刘备!
“主公快走!”赵云大喝一声,挺枪跃马,迎战牛金。枪影翻飞,不过数合,赵云一枪刺中牛金肩窝,将其挑落马下,随即大喝冲阵,单骑在曹军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掩护刘备登船。
(此处可简略描写赵云长坂坡之战的高光时刻,但重点不在厮杀,而在其争取到的时间)
最终,刘备、诸葛亮等核心人物得以安全渡江,与从江夏赶来的刘琦水军汇合,驶向夏口。而赵云亦在乱军中杀出重围,找到一条小船,渡江归队。
当刘备一行人抵达夏口,清点损失,安抚军民,皆感元气大伤,前途渺茫之际,诸葛亮却接到了来自江东鲁肃的吊丧(刘表)使者团即将抵达的消息。
同时,林凡派“暗羽”送出的那封密信,也几经辗转,通过特殊渠道,送到了鲁肃手中。鲁肃展信一看,上面只有寥寥数语,却是用密码译出:“曹势大,独力难支。孙刘合,则存;分,则亡。孔明将至,公瑾之心,君可知之?”
鲁肃看完,面色凝重,将信笺在灯上点燃,化为灰烬。他望向北方,喃喃道:“林凡……王佐之才,果然名不虚传。竟早已看破江东局势……孔明此行,恐不易啊。”
他整理衣冠,对左右道:“速备舟船,我亲往夏口,迎接刘皇叔与诸葛先生!”
孙刘联盟的序幕,在林凡这只“幕后推手”的悄然发力下,即将正式拉开。而携民渡江、损失惨重的刘备集团,也终于在绝境中,看到了一丝联合抗曹的微弱曙光。
喜欢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