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问援军符后忧军情
慈宁宫的烛火彻夜未熄,符太后送走最后一位大臣后,便独自坐在窗边,手里攥着那封从济州送来的急奏。月光透过窗纱洒进来,在奏疏上投下淡淡的阴影,那些关于“粮尽”“城破”“战死”的字句,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小皇帝早已被太监送回寝宫歇息,殿内只剩下她和几个守在角落的宫女,空气里满是压抑的沉默。
“太后,夜深了,您歇会儿吧?”贴身宫女端着一碗温热的参汤走过来,轻声劝道,“明日还要盯着援军出发,您要是累垮了,可怎么好?”
符太后摇摇头,接过参汤却没喝,目光依旧落在窗外漆黑的夜空上。她想起妹妹符将军小时候的模样,两人一起在府里练剑,妹妹总说“将来要像父亲一样,守着后周的土地”,如今却……她用力闭了闭眼,把涌到眼眶的眼泪逼回去,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去把兵部侍郎叫来,朕有话要问他。”
宫女不敢耽搁,立刻转身去传旨。不过半柱香的功夫,兵部侍郎就急匆匆地赶来,身上的朝服还没来得及换下,见符太后坐在窗边,连忙躬身行礼:“臣参见太后,不知太后深夜召臣,有何要事?”
“起来吧,”符太后抬手示意他起身,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镇国将军明日一早出发,五千京畿卫加三千禁军,算下来有八千兵力,可从洛阳到济州,最快也要走五日,这五日里,济州要是撑不住怎么办?”
兵部侍郎心里一紧,他知道太后是在担心济州的安危,连忙回道:“太后放心,臣已经让驿站备好快马,沿途各州府都会安排粮草补给,援军定能日夜兼程,尽快赶到济州。而且臣还传了密令,让济州周边的驿站密切关注战况,一旦有新消息,立刻飞马传报洛阳。”
“密切关注?”符太后放下参汤,目光落在兵部侍郎身上,“若是济州在援军到之前就破了,这些‘密切关注’又有什么用?”她顿了顿,声音里多了几分急切,“朕问你,现在离济州最近的部队,除了镇国将军带的援军,还有谁?能不能让他们先去支援,缓解一下济州的压力?”
兵部侍郎愣了一下,连忙从怀里掏出一本小册子——这是他白天整理的济州周边兵力部署图,上面记着各州府的驻军情况。他翻开册子,手指在上面快速滑动,眉头渐渐皱了起来:“回太后,济州位于咱们后周东北部,周边最近的是沂州和兖州,沂州有驻军三千,兖州有驻军两千,可这两支队伍都是地方卫所兵,战斗力远不如京畿卫和禁军,而且沂州守将上个月刚递交了奏折,说当地闹了蝗灾,兵力大多被派去赈灾了,能调动的恐怕只有一千人左右。”
“一千人也好,两百人也罢,总比什么都没有强!”符太后猛地站起身,走到兵部侍郎身边,指着册子上的沂州,“立刻传朕的旨意,让沂州守将不管灾情多严重,都要抽调至少一千兵力,星夜赶往济州,哪怕只是在济州城外牵制一下辽人的兵力,也能给城里的守军多争取些时间!”
“臣遵旨!”兵部侍郎连忙点头,又指着册子上的另一处,“太后,除了沂州和兖州,济州南边的徐州还有一支骑兵,大约一千五百人,是去年刚组建的,虽然兵力不多,但骑兵速度快,若是让他们从南边绕过去,说不定能比镇国将军的援军先到济州。”
“徐州骑兵?”符太后眼睛一亮,她记得这支骑兵的统领是苏烈,当年跟着先帝打过仗,虽然年纪不大,但骁勇善战,是个可用之才。“苏烈现在在徐州吗?能不能让他立刻带兵出发?”
“臣不清楚苏统领的具体位置,”兵部侍郎有些为难,“不过臣可以立刻派人去徐州传旨,让苏统领接到旨意后,不用等粮草补给,直接带着骑兵轻装出发,先去济州支援,粮草后续由驿站补给。”
“好!”符太后点点头,声音里多了几分坚定,“就这么办!沂州的一千人,徐州的一千五百骑兵,再加上镇国将军的八千人,三支部队分三路去济州,就算辽人兵力再强,也能给他们造成些麻烦。”她看着兵部侍郎,语气严肃,“这些旨意,你今晚就派人送出去,不能耽搁一刻,若是有人敢拖延,朕定不轻饶!”
“臣明白!”兵部侍郎把册子收好,躬身行礼后,转身快步离开慈宁宫——他知道时间紧迫,必须尽快把旨意传出去,否则济州真的可能等不到援军。
殿内又恢复了安静,符太后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渐渐亮起来的天色,心里稍微松了口气。她知道这三支队伍加起来也只有一万多人,而辽人有逾万兵力,还有联军相助,想要打赢这场仗并不容易,可她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尽最大的努力,为济州争取时间。
“太后,您要不要再歇会儿?”宫女走过来,轻声问道,“天快亮了,再过两个时辰,镇国将军就要在城外校场点兵了。”
符太后摇摇头,走到梳妆台前,让宫女帮她整理头发和衣饰。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脸色有些苍白,眼下还有淡淡的青黑,可眼神却依旧坚定。“不用歇了,”她对宫女说,“去把小皇帝叫醒,今日镇国将军出发,朕要带着他去校场送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