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柴宗训:娘,不能北上!叫停,撤回来!
洛阳宫城的紫宸殿内,檀香缭绕却驱不散满殿的凝重。刚送走林阿夏的柴宗训,身着明黄常服,来回踱步于金砖铺就的地面上,稚嫩的脸庞拧成一团,方才在大殿上的沉稳威严早已消失无踪。符太后端坐在西侧的凤椅上,手中摩挲着一枚白玉佩,目光平静地看着儿子焦躁的身影。
“娘!”柴宗训猛地停下脚步,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急切,“不行,绝对不能让林姐姐她们北上!快,传旨让她们停下来,撤回来!”
符太后抬眸,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皇儿,方才在大殿上,你已经亲口下旨,命林将军率军驰援雁门关,怎么转眼就反悔了?”
“方才是朕考虑不周!”柴宗训快步走到太后面前,双手按在案几上,呼吸略显急促,“儿臣方才翻阅了兵部奏报,契丹此次入侵的骑兵足有三万,皆是精锐之师,且常年在边境劫掠,战法凶悍。而林姐姐的女辅营刚经历吴越之战,伤亡过半,将士们尚未休整妥当;那一万禁军虽装备精良,却与女辅营素无配合,仓促组队前往,恐怕……恐怕也只是徒增伤亡!”
他顿了顿,眼神中满是担忧:“娘,我们后周虽日渐强盛,但与契丹硬拼,眼下顶多是个平手。可这平手的代价,是我们最精锐的女辅营和一万禁军啊!万一有个闪失,不仅西北边境守不住,东南的南唐和吴越也可能趁机作乱,到时候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
符太后闻言,沉默片刻,指尖的白玉佩停了下来。她自然明白儿子的顾虑,身为太后,她比谁都清楚这支军队的重要性。女辅营是后周唯一的女子精锐,林阿夏更是不可多得的将才,若是折损在西北,再想培养出这样一支军队,难如登天。可君无戏言,圣旨已下,岂能轻易更改?
“皇儿,”符太后的声音依旧沉稳,“你说的这些,哀家并非没有考虑。可圣旨已发,林将军想必已经率军启程。此时突然传旨撤回,不仅会动摇军心,还会让天下人觉得我后周君臣犹豫不决,有损国威。更何况,雁门关的守军已经数次告急,若没有援军,一旦雁门关失守,契丹铁骑便可长驱直入,到时候洛阳都可能受到威胁。”
“国威固然重要,可将士们的性命和后周的根基更重要!”柴宗训急声道,“娘,我们可以另想办法抵御契丹。比如从周边各州抽调兵力,再联合边境的藩镇势力,暂时稳住雁门关的局势。至于国威,只要我们日后能打败契丹,自然能将今日的非议尽数洗刷!可林姐姐她们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去哪里再找这样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
他越说越激动,眼中泛起红丝:“儿臣还记得,宣州保卫战之后,林姐姐带回来的那些伤员,有的断了胳膊,有的瞎了眼睛,可她们依旧笑着说要保卫后周。她们都是活生生的人,不是用来填补战场的棋子!朕不能眼睁睁看着她们去送死!”
符太后看着儿子激动的模样,心中微微一软。她知道,柴宗训虽然年轻,却有着一颗仁善之心,这是帝王难得的品质。可身处乱世,仁善往往需要与谋略相结合,否则只会酿成更大的灾祸。
“皇儿,冷静些。”符太后放缓了语气,“哀家明白你的心意,也心疼那些将士。但你要知道,身为帝王,每一个决策都关乎天下安危,不能仅凭一时的情绪。林将军素有谋略,女辅营也并非不堪一击。她们此次前往西北,未必就是死路一条。或许,她们能创造奇迹,击退契丹也未可知。”
“可万一呢?”柴宗训追问,“娘,我们不能赌!林姐姐她们已经为后周付出了太多,我们不能再让她们承担这样的风险。现在传旨还来得及,只要使者快马加鞭,一定能在她们抵达雁门关之前追上!”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内侍监总管李公公急匆匆地走进来,躬身道:“启禀陛下,太后,兵部急报!西北边境传来消息,契丹军队已经开始猛攻雁门关,守将请求援军务必在十日内赶到,否则雁门关恐难坚守!”
柴宗训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猛地看向符太后:“娘,你看!契丹攻势如此猛烈,林姐姐她们就算按时赶到,也未必能守住雁门关。我们必须立刻传旨,让她们撤回来!”
符太后眉头紧锁,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边是雁门关的危急局势,一边是儿子的苦苦哀求,还有那些将士的性命。她沉吟良久,终于缓缓开口:“罢了,就依你所言。传旨!”
柴宗训闻言,脸上立刻露出喜色:“娘,你同意了?”
“但并非简单撤回。”符太后补充道,“传旨给林阿夏,命她率军在中途的汾州驻扎,不得再向雁门关前进。同时,令汾州守将全力配合林将军,做好防御部署。另外,急调河中府、晋州的兵力驰援雁门关,再派使者前往契丹大营,假意议和,拖延时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