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同最沉静的河流,无声无息地向前流淌。
在星条国,那场由“航海家一号”手提电话引发的狂热,已经从新闻头条逐渐沉淀为上流社会的最新风尚。
首批限量生产的一万部“大哥大”,以每部高达四千美元的天价被抢购一空。
拥有这样一部形如砖头的米白色电话,成为了华尔街的银行家、好莱坞的明星以及国会山的政客们,彰显身份与地位的最耀眼标志。
在曼哈顿的豪华餐厅里,人们不再炫耀手腕上的金表,而是将一部“航海家”随意地摆在餐桌上,仿佛那不是一部通讯工具,而是一根权力的法杖。
在比弗利山庄的泳池派对上,制片人可以一边享受着加州的阳光,一边与远在欧洲的导演敲定合同细节。那种随时随地掌控一切的感觉,让星条国的精英阶层为之痴迷。
“将世界握在手中”,这句广告语,成为了他们最真实的写照。
然而,在这片繁华与喧嚣之下,一丝不和谐的微响,正悄然出现。
最初的报告来自一些最频繁使用“航海家”的用户。
一位着名的地产大亨在一次高尔夫球赛中愤怒地投诉,他那充满电后本应能通话一小时的“航海家”,仅仅通话了二十分钟就自动关机了。
环球电信公司的客服人员起初将这归咎于郊区信号不佳导致手机发射功率过大,并礼貌地为他更换了一块全新的电池。
但类似的事情开始接二连三地发生。
华尔街的一位金牌交易员抱怨他的手机电量显示就像是坐上了过山车,上一秒还是满格,下一秒就直接跳到了红色的警告区。
更令人恐慌的是,一位参议员的助理在国会山的长廊里通话时,他手中的“航海家”突然变得滚烫,甚至从听筒的缝隙里冒出了一缕白烟。
虽然没有发生爆炸,但这起“冒烟事件”还是在小范围内引起了恐慌,并被竞争对手的报纸添油加醋地称为“口袋里的定时炸弹”。
环球电信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哈里森,起初对这些零星的负面消息嗤之以鼻,他认为这不过是任何新生事物都会遇到的品控问题,或者是竞争对手的恶意中伤。
他下令成立了一个紧急处理小组,为所有出现问题的用户免费更换手机和电池,并对外宣称这只是“极个别现象”。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投诉电话像潮水般涌入客服中心,报告的问题也惊人地一致:
电池续航能力断崖式下跌,以及毫无征兆的过热。更让工程师们感到不安的是,他们发现,更换全新的电池后,问题在短时间内会得到缓解,但使用一到两个月后,同样的衰减现象又会再次出现。
在奥林帕斯实验室,那间曾经见证了“航海家”辉煌诞生的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项目负责人雷蒙德·肖博士的面前,摆着一份刚刚出炉的,关于“蓝星”电池的加速老化测试报告。
这份报告,如同死神的判决书,让这位一向自信满满的科学家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在模拟的一百次标准充放电循环后,电池容量衰减率低于百分之五,性能完美。”
实验室的电池技术主管,一个名叫戴维斯的年轻人,声音干涩地念着报告。
“但从第一百零一次循环开始,容量衰减曲线突然呈现出非线性的、断崖式的下跌。
在第一百二十次循环时,容量仅为初始的百分之四十。
而在第一百五十次循环时,我们在测试中记录到了多次热失控现象,电池内部压力瞬间升高,如果不是在防爆箱内进行,极有可能发生爆炸。”
肖博士一把抢过报告,死死地盯着那条陡峭得如同悬崖般的衰减曲线。
他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嘴里喃喃自语:
“不对劲……这太不对劲了!这种衰减模式,根本不像是生产工艺或者品控问题导致的。
如果是杂质污染,衰减应该是渐进的,随机的。
而这个……这个就像是有人在材料的基因里写下了一个程序,让它在运行了一百次之后,就启动自毁!”
戴维斯脸色苍白地补充道:
“博士,我们解剖了那些失效的电池,发现正极材料的微观结构出现了不可逆的坍塌,并且电解液中有大量不明的聚合物沉积。
我们追溯了所有出现问题的批次,发现它们无一例外,全部使用了我们‘优化’过的那套新配方催化剂进行合成。
而那些使用早期实验室配方合成的样品,虽然性能稍差,但循环寿命却非常稳定。”
“材料本身的设计缺陷?!”
一个可怕的念头,如同毒蛇般钻进了肖博士的脑海。他猛地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困惑与一丝隐隐的恐惧。
他们引以为傲的“优化”,他们超越对手的证明,难道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那个他们从东方“获得”的天才设计,难道是一份……致命的毒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