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八的清晨,秋风送爽,莲塘褪去了盛夏的浓艳,添了几分秋的清寂。满塘的荷叶已染上浅黄,像撒了把碎金在碧水上,饱满的莲蓬垂在叶间,有的已晒得半干,有的还裹着清甜的莲子;塘边的菱角藤顺着水面蔓延,深绿的菱叶间藏着紫黑的菱角,风一吹就露出尖尖的角,透着秋日的丰盈。蓝念安背着竹编的菱角篮,踩着塘埂上的落叶跑来,篮子里还放着个小铁钩,是特意用来勾菱角藤的。
“娘!菱角熟了!我看到好多黑菱角!”他蹲在塘边,伸手去拨菱叶,却被菱藤上的细刺扎了下,轻轻“嘶”了一声。江念卿提着刚煮好的玉米粥走来,手里还拿着块粗布,用来擦菱角上的泥。“慢点拨,菱藤有刺,别扎到手。”她笑着用布擦了擦蓝念安的手,“先喝碗粥垫垫肚子,等会儿你爹和金凌叔叔他们来了,咱们一起采菱角,再摘些老荷叶回家做荷叶鸡。”
蓝承宇扛着木盆走来,盆沿上还系着根长绳,用来当采菱的小船。念莲丫头怀里的莲娃娃换了身橙黄的布裙,裙摆上绣着小小的菱角,与塘里的菱叶相映成趣。“木盆已经洗干净了,”蓝承宇把木盆放在塘边,“爹说今天采完菱角,要去镇上把新鲜的莲子和菱角卖掉些,换些钱买冬天的炭火。”念莲丫头则蹲在旁边,盯着菱叶间的菱角,小声说:“菱角会不会像莲子一样甜呀?”
没过多久,蓝思追、金凌和蓝景仪就来了。蓝思追手里拿着个大大的竹筐,用来装采好的菱角和莲蓬;金凌提着个陶罐,里面装着刚腌好的酸梅酱,打算给菱角蘸着吃;蓝景仪依旧背着“莲塘记”,还带了支炭笔,要把秋塘的模样画下来。“今年的菱角长得比去年密,”蓝思追望着塘面,眼里满是笑意,“夏天雨水足,菱角和莲子都长得饱满。”
众人把木盆放进塘里,蓝思追先跳进去试了试,木盆稳当后,才让蓝念安和念莲丫头坐进去。蓝承宇拿着长绳,站在塘埂上拉着木盆,慢慢往塘中央挪;金凌则坐在另一艘木盆里,用小铁钩勾菱角藤;蓝景仪坐在塘边的石头上,先画下秋塘的景致——黄叶绿菱,垂露莲蓬,木盆在水面轻晃,蓝念安伸手摘菱角的模样格外鲜活。“这是‘秋塘采菱’图,”他边画边说,笔尖蘸了点赭石色,给荷叶添了秋的暖意,“比夏天的荷塘多了几分踏实的热闹。”
蓝念安坐在木盆里,学着金凌的样子,用小铁钩勾住菱角藤,轻轻一拉,一串紫黑的菱角就露了出来。他伸手摘下一个,用衣角擦了擦泥,咬开菱角壳,清甜的菱肉在舌尖散开,惹得他眼睛一亮:“好甜!比我去年吃的还甜!”念莲丫头也想吃,蓝念安就剥了个递到她手里,还细心地去掉了菱角的硬壳。
采到正午,木盆和竹筐里已装满了菱角和莲蓬。众人把东西搬回塘边,江念卿烧了锅开水,把新鲜的菱角倒进去煮,很快,清甜的菱角香就飘满了塘边。蓝念安坐在竹席上,剥着刚煮好的菱角,忽然问蓝思追:“爹,魏前辈和蓝二前辈秋天会来莲塘吗?”
蓝思追笑着点头:“会的,去年这个时候,他们还来帮咱们采过菱角呢。”金凌也跟着回忆:“记得去年魏前辈坐在木盆里采菱角,还差点掉进塘里,蓝二前辈眼疾手快拉了他一把,逗得咱们都笑了。”蓝景仪听得入迷,立刻在“莲塘记”上画了幅“忆旧采菱图”,图里魏无羡坐在木盆里伸手抓菱角,蓝忘机站在塘埂上拉着绳,众人围着木盆笑,满塘的秋意里藏着暖暖的回忆。
午后,阳光正好,众人坐在塘边的树荫下晒莲蓬。蓝思追和金凌把老荷叶摘下来,叠整齐放进竹筐;江念卿则把煮好的菱角装进陶罐,一部分留着自己吃,一部分准备卖掉;三个孩子则坐在旁边,剥着菱角,听蓝思追讲以前的事。“以前我小时候,魏前辈常带咱们在秋塘里放风筝,”蓝思追望着远处的天空,眼里满是温柔,“蓝二前辈会用荷叶做风筝的尾巴,风一吹,荷叶在空中飘着,像只绿色的蝴蝶。”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给塘面镀上了层金边。众人把晒好的莲蓬和收拾好的菱角装进竹筐,准备回家。蓝念安回头望了眼莲塘,秋风吹过,荷叶轻轻晃动,菱叶间的菱角还露着尖尖,像在跟他们道别。“娘,明年秋天咱们还能采这么多菱角吗?”他问。江念卿点头:“只要咱们好好守着莲塘,每年秋天都会有吃不完的菱角和莲子。”
夜里,蓝念安躺在床上,手里攥着颗晒干的莲子,耳边还能听到塘里的虫鸣。他梦见魏前辈和蓝二前辈来了,众人坐在塘边采菱角,魏前辈给他们讲以前的趣事,蓝二前辈则弹着琴,琴声混着秋风,飘得满塘都是;蓝景仪在画“莲塘记”,把满塘的秋意和众人的笑声都画了下来,连菱角上的泥点都清晰可见……
窗外的月光洒在塘面上,荷叶在夜色中轻轻摇曳,菱藤顺着水面蔓延,藏着秋日的余温。它们知道,这个秋天因为有了众人的陪伴而格外温暖,等到冬天,塘面结冰,它们会在塘泥里沉睡,等待明年春天的苏醒,继续把百年莲塘的故事,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而那本“莲塘记”,早已记下了秋塘采菱、忆旧欢的画面,等着冬天到来,再添上“塘静冬藏、雪映残荷”的清寂景致。
喜欢云深剑影,夷陵笛潮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云深剑影,夷陵笛潮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