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裹住荷塘,枯荷杆顶着蓬松雪团,像支支白玉簪斜插塘面。老槐树上“荷风传家”木牌积了雪,唯有铜钥匙在雪光里冷亮——那是蓝语棠每日清晨必擦的物件,她说:“钥匙要亮,才能锁住时光里的故事。”
展厅内却暖意融融,炭火盆烧得通红。李老先生坐在纺车旁,手里攥着梳理好的芦苇纤维,教村里年轻人织线:“要像荷塘水纹,一圈圈慢慢来,太祖母当年能让一根线从头至尾不断。”穿红棉袄的姑娘听得专注,手里的线虽偶打结,却也渐渐织出了嫩芦苇般的纹路。
“李爷爷,上海体验馆的视频电话!”蓝念安举着平板跑进来,屏幕里客人围着“荷塘秋韵”木雕,讲解员正翻着她编的故事集。“木雕卖得好,还让咱们再赶制一批!”她笑着补充,“国外设计师也说,设计展海报用了咱们的木雕莲蓬当主打!”
陈爷爷一听,立刻拿起半块槐木坐进工作台,刻刀轻勾,片刻就显出带雪粒的荷叶轮廓——小凹槽刻出的雪粒,在灯光下像真覆了层薄雪。阿强凑过来,在底座一笔一划刻太祖母的字条:“要让国外客人知道,咱们手艺里藏着几十年的牵挂。”
蓝承宇刚把芦苇原料搬进仓库,聂明玦就顶着风雪来,怀里抱个厚信封:“‘荷风传家’故事集评上省优秀非遗读物了!县里帮印一万册,放各地文化馆!”话音未落,村支书推门而入,递过绣着“冬暖传薪,非遗永续”的锦旗:“谢你们把荷塘手艺传这么远,全村都沾光!”
夜里雪下得更密,蓝承宇带着孩子们把视频截图、海报、证书放进木箱。箱子已堆半满,从太祖母的旧纺车线到孩子们的小木件,像条时光线,串起荷塘的过去与未来。“木箱装不下怎么办?”蓝语棠担忧地问。“再做一个,”蓝承宇摸她的头,“荷塘的故事永远装不完,明年春天办‘非遗传承十年展’,让大家看看这十年的变化。”
蓝念安在笔记本写下“冬暖传薪,荷语绵长”,旁画一朵顶雪荷花。月光透过木格窗,把木箱上“荷风传家”映得格外清晰。“国外客人会喜欢咱们的手艺吗?”蓝语棠小声问。“会的,”蓝念安点头,“李爷爷说,好手艺里藏着人心,谁都能感受到。”
蓝承宇站在窗前看雪,忽然想起太祖母当年在雪地里种芦苇的模样——那时的她,定没料到,几十年后,她种的芦苇会走出乡村,传的手艺会从一人坚守,变成一群人的守护。
雪还在下,展厅炭火未熄,木箱里的物件沉睡着。蓝承宇知道,这个冬天是新的蓄力:春天来临时,荷塘会再长芦苇,国外设计展会迎客人,新木箱会装满新故事。而“荷风传家”的故事,会像塘里的雪水,在春天融化,滋养出新的生机,永远鲜活。
“明年能去国外看设计展吗?”蓝语棠抱着小木刀问。“当然能,”蓝承宇笑,“还要让荷塘的荷风,吹到更多地方,让大家知道,有些手艺不会消失,有些故事不会落幕。”
月光洒在荷塘水面,泛着粼粼波光。蓝承宇轻轻合上木箱,仿佛握住了一整个荷塘的时光。只要荷还在,手艺还在,“荷风传家”的故事,就会在时光里、人心间,生生不息。
喜欢云深剑影,夷陵笛潮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云深剑影,夷陵笛潮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