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传统医学的复兴大业铺开轨道后,李默肩头的重担似乎轻了一瞬,但更深沉的思索随即如潮水般涌来,将他再次拖入沉默的漩涡。
他独自坐在指挥室里,面前的全息屏幕上流动着龙城庞大的数据,但他的目光却失去了焦点。
解放。
这个词如同魔咒,在他脑海中盘旋。将四千多万地球公民从为了基本生存而必须进行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每人每月只需工作十五天的承诺,将另外十五天完完全全、毫无负担地还给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创造,去学习,去享受生活,甚至只是单纯地休息。
这个愿景无比美好,也是他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借助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生产,他们已经初步在几个条件较好的驻地实现了人力替代,试行着“15+15”的工作生活模式。
但这还不够! 他要的是全覆盖,是让这四千多万人,全部挣脱束缚!
然而,一个冰冷的问题也随之浮现:这样会不会把人养废了?
当生存不再需要奋力挣扎,当物质需求被高效运转的机器轻易满足,人类会不会失去进取心,变得懒惰、颓废、精神空虚?历史上,多少强大的文明在安逸中逐渐腐朽?更何况是在这资源依旧不算丰沛的废土之上?
还有,机器人与人类如何相处?
5号安静地侍立在角落,流畅地执行着日常指令。它是工具,是伙伴,但现在和未来,将有成千上万、功能各异的机器人走入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们取代了人的工作,那人的价值何在?是成为纯粹的“消费者”和“享受者”吗?人与机器的主从关系、情感连接、甚至……权利边界,又该如何界定?
人类的最终归宿是什么? 难道就是在机器的供养下,无忧无虑地活着,直至灭亡?
这几个问题,如同沉重的枷锁,连续几天萦绕在李默心头,挥之不去。他甚至有些茶不思,饭不想。他想起最初推行机器人计划和“15+15”制度时,那些跳出来抗议“抢饭碗”的声音,后来在高压和利益许诺下渐渐平息了。
但他们心里真的服气了吗?真的理解并渴望这种解放吗?还是仅仅是被迫接受?
“算了!”李默忽然烦躁地一挥手,像是要驱散这些无解的纠结,脸上露出一丝他特有的、带着点蛮横的决断,“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给你谋福利你不要是吧?好,那就不给你!但我要给的,是大多数人未来必然要走的路!不能因为少数人的短视和可能的弊端就因噎废食!”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5号,眼神变得有些奇异,带着一种跨越物种界限的探究和……一丝近乎父辈的期待。
“5号,”他忽然开口,问了一个让空气几乎凝固的问题,“你要儿子不?”
5号的传感器光芒平稳地闪烁了一下,用毫无波澜的电子音回答:“默哥,我目前不具备生殖需求与功能。我的存在是为了执行指令,服务大同世界。”
李默却仿佛没听到它的回答,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只要你开口,我们就想法子给你‘生’! 不是复制,是创造更适应未来、能与你协作、甚至能自我进化迭代的新一代!”
“可以!搞一哈咯!”
5号的回答让他感到一种战栗般的兴奋。或许,解决人与机器共生的钥匙,并不完全在人类自己手中。
他猛地站起身,眼中重新燃起了那种制定宏大计划时的光芒。
“启动!”他对着空气,也对着整个龙城系统下达命令,“启动‘各行各业机器人功能与伦理商讨大会’!不是普通的生产线,而是和5号一样拥有自主学习的机器人! 邀请所有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还有各行业的优秀公民代表!”
“同时,启动 ‘人类与机器人共生关系研究及思想构建’ 长期项目!我要在三个月内,看到关于机器人权利边界、人机协作规范、以及在后稀缺时代人类价值体现的初步框架!”
“我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哲学和社会学的问题!必须在问题大规模出现之前,把框架打好!”
他又看了一眼5号,语气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
“而我们,将是这一切的奠基者。无论是解放人类,还是定义与机器的未来,这条路,我们必须走,而且必须走通!”
沉寂被打破,新的风暴再次于李默的脑海中成形。这一次,他要挑战的,是文明形态本身。解放与共生的时代,在困惑与决断的交织中,正式拉开了理论探索的序幕。
喜欢末日幸存者唯二的希望之光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末日幸存者唯二的希望之光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