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草药学习小组在各方支持下虽有了新面貌,可六零年代的特殊环境,依旧给其发展带来诸多挑战。
这年冬天格外寒冷,凛冽的寒风如猛兽般呼啸着席卷李庄。学习小组的教室,尽管有了新桌椅和黑板,但保暖设施却十分简陋。窗户上仅糊着薄薄的报纸,缝隙间不时灌进冷风,吹得孩子们小脸通红。
凤紫鸾和君陌离看着孩子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仍坚持学习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们商量后,决定想办法解决教室的保暖问题。
“君陌离,咱们得赶紧想个法子让孩子们不受冻,这样下去孩子们哪能安心学习。”凤紫鸾皱着眉头说道。
君陌离摸了摸下巴,“我琢磨着,要不咱们找些干草和破棉絮,把窗户缝堵一堵,再给孩子们每人发个简易的棉垫子,铺在凳子上,多少能暖和点。”
于是,两人立刻行动起来。君陌离带着几个稍大点的孩子去村子周边的空地上捡干草,凤紫鸾则挨家挨户地向村民们讨要破棉絮。村民们得知是为了给孩子们教室保暖,纷纷慷慨相助,拿出自家不用的破棉衣、破棉被,拆成棉絮交给凤紫鸾。
经过几天的忙碌,教室的窗户缝被干草和破棉絮堵得严严实实,孩子们每人也都有了一个简易的棉垫子。虽然条件依旧艰苦,但教室里总算多了几分暖意。
“凤医生,君参谋长,谢谢你们,现在教室暖和多了,我们学习更有劲儿了。”小满搓着冻红的小手说道。
凤紫鸾笑着摸摸他的头,“你们能好好学习就好,这点苦不算什么,大家一起克服。”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学习小组的运转需要一定的资金来购买草药、教材等物资,可之前捐赠的资金在改善教室环境和编写教材后,所剩无几。而六零年代物资匮乏,很多草药都需要去很远的地方采购,成本颇高。
凤紫鸾和君陌离看着日益紧张的资金状况,愁眉不展。他们深知,若没有足够的资金,学习小组的草药教学将难以为继。
“紫鸾,咱们得想办法弄些钱,不然草药供应不上,孩子们的学习就要受影响了。”君陌离忧心忡忡地说。
凤紫鸾沉思片刻,“我听说邻村有一些闲置的土地,咱们可以去问问能不能租下来,种些常见的草药,这样既能降低成本,又能保证草药的供应。另外,咱们也可以组织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手工活,比如编草药篮子,拿到集市上去卖,换些钱回来。”
两人说干就干。君陌离找到邻村的村长,经过一番沟通,成功租下了一块闲置土地。凤紫鸾则带着孩子们在草药园里挑选了一些适合本地种植的常见草药种子,如薄荷、艾草等,利用课余时间去租来的土地上播种、浇水、施肥。
孩子们虽然年纪小,但干起活来却格外认真。他们在土地里忙碌着,小手冻得通红,却没有一个人喊累。
“凤医生,我们种的草药什么时候能长大呀?我好想快点用自己种的草药给大家治病。”小满一边浇水一边问道。
凤紫鸾笑着回答,“小满,草药生长需要时间,只要我们用心照顾,它们很快就会长大的。到时候,你们就能用自己种的草药学到更多的知识啦。”
与此同时,凤紫鸾还教孩子们编草药篮子。她找来一些柳条和藤条,耐心地教孩子们编织方法。孩子们心灵手巧,很快就掌握了技巧,一个个精美的草药篮子在他们的手中诞生。
“君参谋长,咱们把这些草药篮子拿到集市上去卖,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小满举着自己编好的篮子,兴奋地说。
君陌离看着孩子们编的篮子,赞许地点点头,“好,等赶集的时候,咱们就带着这些篮子去试试。”
赶集那天,凤紫鸾、君陌离带着孩子们早早地来到了集市上。他们找了个显眼的位置,将草药篮子摆放整齐。刚开始,集市上的人对这些草药篮子并不太在意,孩子们有些失落。
“别灰心,咱们多给大伙介绍一下,这些篮子都是我们自己编的,结实又好看,还能用来装草药呢。”凤紫鸾鼓励着孩子们。
孩子们听了,重新振作起来,纷纷向过往的行人介绍起自己的草药篮子。渐渐地,一些人被孩子们的真诚和篮子的精美所吸引,开始询问价格。
“这个篮子多少钱一个呀?”一位大妈问道。
小满连忙回答,“大妈,这个篮子两毛钱一个,是我们自己亲手编的,可结实了。”
大妈看了看篮子,觉得价格还算合理,便买了一个。有了第一个顾客,孩子们的信心大增,纷纷更加热情地向其他人推销起来。
经过一天的努力,他们卖出了不少草药篮子,换回了一些钱。虽然钱不多,但对于学习小组来说,却是一笔重要的收入。
“凤医生,君参谋长,我们今天赚到钱啦,这些钱可以买草药啦。”小满兴奋地跑过来,手里拿着卖篮子换来的钱,递给凤紫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