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传来那道裂缝的震颤还未散去,云绮月已将地图卷起,塞入袖中暗袋。她转身时脚步未停,只低声对叶凌轩说:“回静室。”
叶凌轩没问缘由。他看见她指腹微微发红,像是被什么无形之力擦过,而她的眼神比往常更沉,仿佛刚从一场无声交锋中抽身。
柳萱儿站在殿外等他们,手里抱着一叠从藏经阁抄出的残页。她本想说话,却被云绮月一个手势止住。三人一路无言,穿过主峰长廊,直奔后山修炼区。
云绮月推开静室门,立刻布下三层隔绝阵法。符纸贴墙,灵石嵌角,最后一枚玉钉插入地面时,屋内光线骤然变暗,连呼吸声都被压得低了几分。
“刚才那股震动……”她盘膝坐下,掌心朝上,“不是来自地图,是它在回应我。”
叶凌轩皱眉:“你是说——你的血脉?”
“嗯。”她闭眼,缓缓引导体内灵流,沿着奇经八脉循环一周。起初平稳,可当灵力流至心口附近,忽然像撞上一道屏障,猛地反弹回来,震得她喉头一甜。
柳萱儿赶紧递上药丸,却被她摇头挡开。“不能靠外物压制。它要出来,就得学会听话。”
自那日起,云绮月每日辰时便起身,立于东崖迎阳台,面朝初升之日吸纳阳气。她不再用功法强行牵引,而是让灵气自然渗入体表,如露水浸叶,一点一点温养神魂。午时则转入火室,引南灵火精煅烧识海,虽灼痛难忍,却始终咬牙维持运转。到了夜半,她又悄然前往北坡寒潭,以寒露洗脉,平复躁动。
三气交替淬炼,七日过去,她终于能在掌心凝聚出一团微光。那光呈星点状,缓缓旋转,隐约勾勒出一道古老纹路。
她睁开眼,轻声道:“这次,没有反噬。”
与此同时,叶凌轩也未曾停歇。
他在演武场外拦住了天工阁那位随行剑修。对方身材瘦削,手中长剑通体漆黑,竟无一丝反光。
“我想学‘器意合一’。”叶凌轩直言。
那人打量他片刻,忽而挥剑。一道劲风掠过,叶凌轩侧身避让,却发现自己的衣袖已被割裂,而对方剑锋根本未近身。
“你懂什么叫‘意’?”那人冷冷道。
“剑之所指,心之所向。”叶凌轩答。
“不够。”那人收剑,“意是器的魂。你不明白它的脾气,再快的剑也是死的。”
此后三日,叶凌轩日日登门请教。他拆解对方每一招的发力节奏,观察其剑势与呼吸的配合,甚至模仿对方握剑的角度。但他并未全盘照搬,而是结合自身澄明剑心的特点,尝试将紫霄仙门的凌厉剑意融入天工阁的刚猛之势。
同时,他也留意到西幻洲两位星纹门派弟子的步法。他们在切磋时身形飘忽,每一步都踩在光影交错之处,令人难以预判。
叶凌轩开始在夜间独自练习,在石柱间穿行,脚下踏着特定节拍,手中剑不断切换虚实。起初频频失误,剑锋要么滞涩,要么脱手。直到第八个夜晚,他一剑刺出,竟同时斩断三重残影,剑尖停在最后一道幻影咽喉前寸许,稳如磐石。
他喘着气,低头看剑。剑身映着月光,纹路清晰,再无半分滞碍。
另一边,柳萱儿也没闲着。
她把从各处搜集来的古符重新分类,挑出几道与禁制、陷阱相关的进行改良。其中一道“隐雷符”,原本需埋设地下才能触发,她试着将其缩小,缝进袖口内衬,再以自身灵息为引,做到随时激发。
她在后山空地试了三次,前两次炸偏方向,第三次终于精准命中百步外的靶心。那声响不大,却让整块岩石瞬间龟裂。
“这下,至少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她笑着对两人说。
真正让三人进度加快的,是柳萱儿提出的一个办法。
“我们各自卡在瓶颈,为什么不一起练?”她说,“每天清晨碰头,说说昨晚遇到的问题;晚上再去后山试招,互相找破绽。”
云绮月点头同意。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三人形成固定节奏。晨光初现时,他们在观星台下碰面。云绮月讲她如何感知血脉波动,叶凌轩分析剑意转换的节点,柳萱儿则分享哪些符咒最适合突袭或掩护。
晚间,他们便齐聚后山禁地边缘。那里设有残存的旧阵,可供实战演练。
一次,云绮月尝试用新掌握的星纹光印干扰阵眼,结果灵力刚触及核心,阵法突然扭曲变形,一股吸力猛然拉扯她的神识。
叶凌轩立即出剑,剑锋划过空中,一道清鸣响起,硬生生切断了那股牵引。柳萱儿趁机抛出一枚烟雾符,掩住阵法反扑的光芒。
“你差点被拖进去。”叶凌轩扶住她肩膀。
“我知道。”她抹掉额角冷汗,“但它反应太快,我来不及收力。”
“下次我提前截断。”他说,“你专注输出,我来控节奏。”
另一次,叶凌轩演练“破影十三式”时,因连续变招导致灵力不稳,剑势出现短暂凝滞。柳萱儿一眼看出问题,提醒他:“你太急着衔接下一式,中间那口气断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