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之巅,云海翻腾。张胥终于在一处被古老石阵封锁的秘境中,见到了兖州鼎。巨鼎古朴,刻有泰山巍峨、社稷农耕之象,本该散发敦厚沉稳、滋养万物之气,此刻却沉寂如死物,深嵌于地脉阴眼之中,被浓郁的幽冥气息包裹,如同沉睡。龙渊剑与之共鸣微弱,仅能确认其未被污染,却也难以唤醒。
“阳间怨平气正……”张胥默念着泰山府君(或曰地灵)的留言,深知强取无益,反而可能彻底激怒幽冥法则。他郑重对鼎一礼,留下数名好手暗中看守,便率众下山。兖州鼎之事,非一战可决,需天下靖平,方是请鼎之时。
与此同时,辽东方面,静尘与欧煌莫氏的追查却陷入了僵局。那“苏娘娘”与涂山印如同人间蒸发,再无踪迹。青州鼎被强行迁移的进程虽暂缓,却并未停止,其气机依旧缓慢而坚定地漂向辽东深处,与一股日益增长的妖异气息融合,难以分割。静尘以承影剑意多次尝试锁定,皆被涂山印的惑心之力扭曲干扰。
各地消息雪片般传回长安。雍州鼎在袁天罡主持下缓缓温养;荆州、扬州、并州三鼎气机因豫州鼎复位而稍安,然七鼎联动之势依旧紊乱,时有不谐震波传出,引动局部地动水患;冀州鼎重铸之事进展缓慢,非人力可速成。
九天裂痕,日渐扩张。吞噬之力已不再仅限于魂灵怨气,寻常百姓皆能偶尔听到天际传来令人心季的嘶鸣,阳光也时常变得苍白冰冷。太虚邪秽的低语,甚至开始侵入一些心志不坚者的梦境。
两仪殿内,气氛空前压抑。李世民看着星图上那愈发狰狞的天裂,以及星图下象征九州气运、却明显光泽不均、波动不休的九鼎虚影,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陛下,”袁天罡声音干涩,“七鼎不稳,冀州缺失,兖州沉寂,青州偏移……九鼎归元大阵,缺一不可,失一不可!如今之势,已……已近乎绝境。若不能尽快稳定所有鼎器,莫说弥合天裂,恐怕……九州结界自行崩溃之日,亦不远矣!”
李淳风补充道:“且据观测,那太虚邪祟正在不断将其本体力量透过裂痕灌注而下,速度远超以往!其所图恐怕并非简单降临,而是要将整个华夏山河彻底转化为适合它们存在的‘虚境’!”
死局?所有人都感到一种彻骨的寒意。
就在这时,李世民体内一直冲突不休的轩辕、赤霄、泰阿三股剑意,因他极致的焦灼与不甘,竟再次剧烈震荡起来!剧痛传来,他却勐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道决绝的金芒!
“不!还未到绝境!”他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九鼎不全,气运紊乱,那就以朕为中枢,以长安为祭坛,强行引导七鼎之力,先稳中原!即便不能弥合天裂,也要撑住这华夏根基,为寻回青州、唤醒兖州、重铸冀州争取时间!”
“陛下不可!”袁天罡大惊失色,“以人身引动七鼎紊乱之气,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魂飞魄散之下场!甚至可能被邪祟趁虚而入!”
“除此之外,还有他法吗?”李世民目光扫过众人,平静中带着滔天巨浪般的意志,“朕受命于天,牧守九州,岂惜此身?”
他不再犹豫,厉声道:“传令!即刻于皇城太极宫前设祭坛!袁师、李师,布‘北斗禳星阵’为辅!命所有灵剑之主,无论身处何地,皆需感应朕意,助朕稳定其对应鼎器之气!”
“陛下!”群臣跪倒,皆知其欲行险招,却无力劝阻。
当夜,月明星稀,却透着诡异。太极宫前,一座九层高坛矗立,坛周按北斗七星方位布下法阵,袁天罡、李淳风率钦天监众弟子肃立阵眼,面色凝重。
李世民独自登坛,立于中央。他未着冕服,只一身玄色常服,闭目凝神,缓缓引动体内三股帝皇剑意。
“以朕之心,为九州之心。” “以朕之念,为山河之念。” “轩辕圣道,赤霄帝道,泰阿威道……助我!”
他双手虚托,仿佛承载整个天下!三色剑意自他体内冲霄而起,虽依旧冲突,却被他以无上意志强行糅合,化作一道粗犷却浩大的光柱,直冲夜空!
几乎同时! 云梦泽中,张胥感应到召唤,龙渊剑插入水灵珠稳固的荆州鼎旁,湛蓝光华冲天而起! 扬州古邗沟,程咬金哇呀呀大叫着将鱼肠剑插在岸边,暗红勇绝之意遥相呼应! 并州晋阳宫,尉迟恭将泰阿剑魄勐地插入石室祭台,暗红威道之气贯通天地! 洛阳皇城,静尘立于豫州鼎旁,承影剑优雅剑意精准注入! 长安岐山,袁天罡主持雍州鼎,引导其力! 欧煌莫氏于将作监,全力催动干将莫邪,稳定着双剑对应之力! 甚至远在河北巡视的窦建德,也心有所感,湛卢仁德、纯钧尊贵二剑光华破空而来!
七道(龙渊、鱼肠、泰阿魄、承影、干将、莫邪、湛卢纯钧合流)颜色各异、性质不同的剑意光柱,自华夏各地升起,跨越山河,汇聚向长安祭坛,融入李世民引动的那道三色光柱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