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清晨,天色灰蒙蒙的,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仿佛预示着集训日的不平凡。林晚照撑着伞,脚步却比往常更加坚定。实验楼202教室,门口已经聚集了一些同学,低声交谈着,气氛透着一种混合着兴奋与紧张的肃穆。
林晚照走进教室,目光第一时间就捕捉到了那个靠窗的熟悉身影。沈倦已经坐在了前排靠窗的位置,依旧是那副与世隔绝的模样,戴着黑色的降噪耳机,低头看着一本厚厚的英文原版物理着作,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他周身的气息比上周五更加冷冽,像是一块被寒冰彻底封存的墨玉,连窗外的雨声和室内的嘈杂都无法侵入分毫。
林晚照的心微微揪紧。她选了一个离他不远不近的位置坐下,刚好能看见他清瘦的侧影。她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无论他此刻状态如何,她都必须先专注于眼前的挑战。
竞赛教练李老师准时踏入教室,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的二十三名学生,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正题。
“欢迎各位进入物理竞赛集训队。能坐在这里,说明你们具备了不错的基础和潜力。”李老师的声音沉稳有力,“但从今天起,你们要忘掉过去的成绩。集训的目标只有一个:在省级比赛中,为学校争得荣誉,也为你们自己打开更广阔的未来。”
他顿了顿,拿起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复杂的微分方程,涉及变质量体系的动量定理。“这是你们今天的第一道开胃菜。给你们二十分钟,独立思考,写出求解思路和关键步骤。”
教室里瞬间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这道题的难度,显然已经超出了高中物理的范畴,直接触及了大学物理的核心内容。不少同学眉头紧锁,笔尖在草稿纸上迟疑地划动,却迟迟无法落笔。
林晚照也感到了一阵压力,但她没有慌乱。系统立刻在她脑海中提供了相关的背景知识链接,同时,她回忆起沈倦笔记里似乎提到过类似“微元法与动量定理结合”的处理技巧。她沉下心,尝试将系统提供的理论框架与沈倦的实用技巧结合起来,一点点地剖析题目。
“宿主正尝试融合系统知识与外部经验,思维整合度提升。建议优先建立清晰的物理图像,再介入数学工具。”系统冷静地分析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林晚照的额头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她能感觉到周围同学越来越焦躁的气息,也能感觉到前排那个身影的纹丝不动。她甚至不敢抬头去看沈倦,怕看到他早已轻松解出题目的样子,会打击自己的信心。
就在她卡在一个积分变换的节点,感觉思路即将再次陷入僵局时,前排忽然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笔杆敲击桌面的声音。
“叩。”
很轻,几乎被雨声和周围的嘈杂淹没。
但林晚照却像是听到了某种指令,下意识地抬起头。只见沈倦不知何时已经合上了他那本英文书,正看着黑板,右手无意识地将那支黑色的中性笔在指间转动了一下,笔尖恰好指向他摊开的草稿纸的左上角。
那里,他似乎随手写下了一个关键的积分替换公式,字迹很小,但林晚照这个角度,刚好能看清。
那个公式,正是她卡住的地方所需要的桥梁!
她的心脏猛地一跳,血液瞬间涌上头顶。他……他是在提示她?在所有人都埋头苦思、无人关注他人的时候,他用这种只有他们两人才可能意会的方式?
一股巨大的、混杂着震惊、感激和难以言喻悸动的热流冲垮了她思维的障碍。她立刻低下头,将那个公式代入自己的演算过程,阻塞的思路瞬间畅通!
她不敢有丝毫耽搁,笔尖飞快地舞动起来,将完整的求解过程呈现在草稿纸上。当她在时间截止前落下最后一笔时,感觉后背已经湿了一片,但精神却有一种极度专注后的亢奋。
李老师开始巡视,查看大家的思路。走到沈倦身边时,他微微点了点头。走到林晚照身边时,他停留的时间稍长,看着她那虽然略显青涩但关键步骤清晰无误的解答,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赞许。
“思路不错,物理图像抓得准,数学工具也用对了地方。”李老师难得地给出了肯定,“看来,有些同学私下没少下功夫。”
林晚照的脸微微泛红,低声道:“谢谢老师。”她不敢去看沈倦的方向,但心跳却快得厉害。他听到了吗?他会不会觉得……她是靠他的提示才……
接下来的课程,强度高得令人咋舌。李老师的讲解速度快,涉及知识面广,从经典力学的深入剖析到近代物理的初步引入,信息量巨大。林晚照必须调动全部精神,结合系统的辅助理解和沈倦笔记里那些跳脱却精辟的注解,才能勉强跟上节奏。
她感觉自己像一块被强行挤压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每一个知识点。大脑高速运转带来的疲惫感开始涌现,但更多的是汲取新知的充实感和突破自我的兴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