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庭怜子在全国大赛上含泪捧起奖杯的画面,通过电视信号和报纸版面,传递了这个国家的各个角落。“天才小提琴家秋庭怜子”与“那位默默付出的养父”的故事,成为了街头巷尾热议的佳话。随之而来的,是黑泽光个人以及他所关联事务的声望值以一种隐性的、却切实可感的方式急速攀升。
这种声望,不再是地下世界里令人忌惮的虚名,而是建立在才华、亲情与励志故事之上的、被主流社会所认可的正向影响力。它像一道无形的护身符,也像一块金字招牌,为黑泽光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扫清了许多潜在的障碍。
几乎在声望奖励到账的同时,系统筛选的【优质艺术产业投资机会】也开始以各种“巧合”的形式出现——顶尖音乐厅的演出邀约、知名唱片公司的合作意向、甚至还有风险投资对“秋庭怜子”这个品牌未来商业潜力的评估接触。黑泽光谨慎地处理着这些信息,将其作为女儿未来发展的储备资源,并未急于变现。他清楚,怜子的艺术道路,需要纯粹与沉淀。
而真正促使他迈出关键一步的,是多重因素的叠加。
怜子夺冠带来的阳光与慰藉,稍稍驱散了他心中的阴霾,给了他向前看的勇气。
多年来,通过完成各种系统任务(尤其是那些与阵相关的、带着血腥味的“成就”奖励)积累下的巨额资金,需要一个光明正大且能持续增值的载体。
系统灌输的金融知识、经营管理技能以及【初级商业风险评估】能力,让他具备了运作更大规模产业的基础。
最重要的是,不久前黑泽宅那场训练有素的武装袭击,如同一声警钟,让他清醒地认识到,无论他如何试图远离,那个由阵(琴酒)所踏足的世界所带来的危险,始终如影随形。他需要更强的自保能力,也需要一个更稳固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隔绝风险的“外壳”。
将原本规模较小、更偏向于私人顾问性质的“黑泽安全顾问事务所”,升级为一家正规化、规模化的安保公司,成了最优解。
决心已定,行动便雷厉风行。
凭借飙升的声望,那些过去可能需要费尽周折才能打通的官方环节,变得顺畅了许多。执照审批、资质认证的速度快得惊人,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推动。
利用系统提供的巨额资金,他盘下了位于米花町中心区一栋五层写字楼的整整两层。这里交通便利,视野开阔,与之前那个隐蔽在街角、仅能容纳几个人的小事务所不可同日而语。
新公司的注册名称定为——“黑泽安保株式会社”。
名字朴素而有力,如同他这个人。
接下来的日子,黑泽光几乎是不眠不休。他亲自参与新办公场所的装修设计,要求简洁、实用、注重功能性,尤其是在通讯、监控和应急系统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部分设计理念甚至超前于这个时代——这得益于系统赋予的超越常人的见识和【初级情报网络权限(被动)】所带来的模糊启发。
他利用系统资金和自身积累的信誉,开始大规模采购专业的安保设备:从最先进的监控系统、门禁系统、防盗报警器,到专业的防暴器材、通讯中继设备,甚至通过特殊渠道(巧妙地利用了部分“不干净”的资金和渠道,但经过多层洗白)引进了几辆经过防弹改装的公务用车。
同时,他开始了大规模的人才招聘。不再局限于过去的几个老部下,而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条件苛刻:退役军人、退役警察、体校精英优先,背景审查极其严格,心理测试、体能考核、实战模拟一环扣一环。黑泽光亲自担任主考官,他那双经历过生死、看透人心的眼睛,以及系统赋予的【基础危险直觉】和观察力,让任何企图蒙混过关者无所遁形。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个前便利店老板,突然摇身一变要成立大型安保公司,难免引来业内外的质疑和审视。但秋庭怜子养父的身份,以及他本人在几次“意外”事件中展现出的能力(击退袭击者、捣毁地下赌场等事迹虽未公开,却在特定小圈子里有所流传),加上他那沉稳如山、眼神锐利的气质,逐渐打消了部分疑虑。
更重要的是,黑泽光开出的薪资待遇和福利保障极具竞争力,并且明确提出了清晰的职业晋升路径和专业的技能培训体系——后者融合了他自身掌握的格斗、驾驶、侦查乃至基础医疗知识,以及系统灌输的各类实用技能。
最终,一支由三十余名精锐组成的初始团队被筛选出来。他们中有不苟言笑的前自卫队军官,有经验丰富的退役刑警,有身手敏捷的格斗高手,也有精通电子技术的年轻人。这支队伍,如同一柄刚刚淬火、尚未开锋的利剑,潜藏着巨大的能量。
挂牌成立的日子,选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
“黑泽安保株式会社”的铜质招牌,在阳光下闪耀着沉稳的光泽。没有盛大的庆典,没有过多的媒体宣传,只有简单的揭牌仪式和内部动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