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泽叔叔,您来了!”看到黑泽光,有希子的眼睛亮了一下,像是迷航的船只看到了灯塔。
“嗯,我们开始吧。”黑泽光没有过多寒暄,拍了拍她的肩膀,递给她一个温和而鼓励的眼神,便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
他首先做的,并非立刻安装设备,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侦察兵,仔细勘查工藤宅周围的环境。他沿着栅栏漫步,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处角落、每一棵可能藏匿设备的树木、对面建筑的窗户角度,甚至是路边不起眼的公共设施。
“这里,”他指着一处被藤蔓半遮掩的栅栏连接点,“是视觉盲区,容易安装针孔摄像头。”
“还有那个路灯的灯罩内部,”他示意团队成员用高倍望远镜观察,“理论上可以放置朝向你们卧室窗户的远程窃听装置。”
“车道入口的拐角,停一辆车进行长时间监视,既不容易被屋内察觉,又能覆盖进出车辆。”
他一边勘查,一边冷静地指出数个潜在的安全漏洞,每一个都让跟在旁边的有希子心头一紧。她从未想过,自己看似安宁的家园,在专业人士眼中竟然存在如此多的隐患。
勘查完毕,黑泽光回到车内,摊开带来的建筑平面图和周边地形图,开始进行部署。
“A组,负责外围监控系统。安装我们最新的高清、低照度星光级球机,确保夜间无照明也能清晰成像。覆盖范围必须无缝衔接,智能分析模块要开启,重点设定‘区域入侵’、‘人员徘徊’、‘面部识别匹配可疑名单’警报。所有数据加密传输到云端和本地服务器双重备份。”
“B组,负责车辆升级。有希子的主要座驾,加装高性能的GPS信号屏蔽器,记住,必须是可控开启,避免影响正常导航。安装全频段无线信号探测器,只要车底或者车身被贴上跟踪器,立刻报警并定位。还有,把那套直连我们公司24小时中控台的紧急报警系统集成进去,按钮要隐蔽但易于触发。”
“C组,跟我进行室内隐私强化。每个房间,尤其是卧室、书房、客厅,用专业防偷拍探测装置进行一遍彻底排查。然后,对所有临街的玻璃窗进行防窥膜粘贴和防激光窃听震动干扰贴片安装。主卧室和书房的内墙,使用那批能一定程度屏蔽特定无线信号的特殊涂料进行覆盖。”
命令清晰明确,团队成员立刻高效地行动起来。整个工藤宅仿佛变成了一个精密的系统工程现场,但一切都在安静、有序中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有希子生活的干扰。
黑泽光则亲自上阵,他爬上梯子,调试着安装在屋檐下的一个隐蔽摄像头角度;他钻到车底,检查车载报警系统的线路连接;他拿着复杂的探测仪器,在有希子的客厅、卧室里一寸寸地扫描,确保没有任何“不速之客”提前潜伏。
有希子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看着黑泽光专注调试设备的侧脸。岁月的痕迹刻在他的眼角,但那双眼睛却依旧锐利如鹰,闪烁着智慧与经验的光芒。他挽起袖子露出的手臂,结实有力,操作仪器时稳定得没有一丝颤抖。看着他因为多年历练而显得格外可靠宽厚的背影,一种久违的、如同被父辈坚定庇护的安全感,在她心中油然而生,驱散了不少连日来的阴霾。
在安装间隙,黑泽光还抽出时间,利用带来的平板电脑,向有希子传授反跟踪驾驶技巧。
“记住这几个要点:无故变道、绕行环形路、突然在安全区域停车观察后视镜……如果怀疑被跟踪,切勿直接回家,应该前往人多的地方或者直接开到警察署。”
他还教她如何识别可疑车辆和人员:“注意那些长时间停靠却不上下客的车辆,贴深色膜无法看清内部的,重复出现的陌生面孔,以及穿着与季节、场合不符,可能用于隐藏设备的人。”
最后,他严肃地强调了紧急情况应对流程:“一旦触发报警,我们的中控台会立刻定位并响应。你的首要任务是确保自身安全,锁好车门,待在安全屋,等待救援。记住,任何物品都没有你的安全重要。”
他的讲解深入浅出,既有理论又有实例,让有希子受益匪浅,也让她更加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风险。
整整大半天的忙碌后,所有设备安装调试完毕。黑泽光决定进行一次全面的模拟测试。
他让团队成员操控一架小型无人机,模拟狗仔偷拍,试图从高空接近工藤宅二楼卧室的窗户。无人机刚刚进入警戒范围,室内的监控屏幕上立刻弹出了醒目的红色警告框,同时发出了低沉的警报声,摄像头自动锁定跟踪无人机,并将其影像实时放大显示在主屏幕上。
接着,有人将一个模拟的磁吸式GPS跟踪器悄悄放在有希子座驾的底盘下。有希子按照指导,进入车内启动电源,车载的全频段探测器立刻发出蜂鸣,并在中控屏幕上精准显示了跟踪器的模拟信号位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