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开始,林鸿彬连续开了好多场会议。
第一个会是知青工作会议。
从上到下要成立专门管理知青的单位,也就是知青办,林鸿彬这个地区和县里都挂名的“上山下乡领导小组”成员还都必须参加。
这是一系列的会了,林鸿彬来回跑了四天。会议内容无需赘述,最终的结果是林鸿彬兼职地区革委会知青办副主任,虽然只是挂个名,级别也没变,还是14级,但也正式成为地区革委会的一名中层干部。
“上书英雄”郑庆宏也被任命为蒲阳县知青办副主任,蒲阳县革委会教育组副组长的职位也保留着。
而清源县这边,傅海平转任清源县知青办主任,基本工作还是没有变。
第二个会是清源县关于出口商品贸易会(秋季)总结大会。
这次贸易会上,菌菇都卖的不错,而且量更大了,还增加了竹荪这一新菌种。
但羽绒现在竞争激烈,外贸公司只收高等级的了,给的订单比上半年少很多。
毕竟经过一年的推广,南方数省养殖的鸭鹅规模太大了,羽绒的量也大的很,而需求有限,有一半的羽绒得转内销。
但这次县里又加了裘皮这一个项,从青云山知青林场推广出去的动物体型都比其他地区养殖的同类要大,皮毛更好一些,所以很快的脱颖而出。
所以县里这次出口商品贸易会的成果总体比上半年好一点。
还有一个会跟林鸿彬和青云山有关,但林鸿彬没参加。
地委、地革委考虑成立一个育种单位,准备设置在青云山知青林场,准备一套班子挂两个牌。
不过这事有的谈,主要是清源县反对,这里面涉及很多问题,而钱的问题才是最关键的,毕竟青云山知青林场是只会生金蛋的母鸡,清源县不想放手,但蒲阳地区机关也眼红啊。
这种事情林鸿彬只要等结果就行,他不掺和,只要不影响他挣钱就行。
等林鸿彬开完各种会,也到了10月中旬了,新知青军训早结束了。
邱明林也被闽省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师的请过去指导食用菌种植,他们也想在食用菌上多挣点外汇,也有那条件。
闲下来的林鸿彬开始给林场提供杂交猪猪仔、羊羔等,然后又拉了一车车的粮食、杂粮、鹅蛋等到知青林场卖钱。
10月底,张启雄和邱南杨向林鸿彬辞别,他们一年的借调期也满了,知青林场搞了一个篝火欢送会,第二天林鸿彬直接开车送两位回榕城,车上装了满满的一车礼物。
林鸿彬也没直接回林场,而是在江边呆了一晚上,在白龙江找了个地方,又放生一些江豚、鲟鱼、胭脂鱼、刀鱼和鼋等稀有水生动物,不能吃和不敢吃的动物就没必要养太多了,只要能保证空间里的种群能繁衍就好了。
回到林场的林鸿彬也没逍遥几天,就接到省革委会办公室的电话,让林鸿彬去榕城一趟。
“中央首长对你解决东北生产建设兵团问题的一些思路很满意,给你一个调研员的身份,要求你多走走,多看看,有什么想法就打报告上来,前一段时间,羊城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向我们发出请求,邀请你去考察考察,正好你跑一趟。”
“是!”这又要出长差了,还没有推辞的余地啊。
“快去快回,你的工作重点还是要放在省内。”办公厅的领导又嘱咐一句。
“明白!”领导都说的这么清楚的能不明白。
把林鸿彬叫到榕城是因为需要开介绍信,没有介绍信寸步难行!
林鸿彬回到林场,开始准备出长差的事情,还把两娃带回村里让爷爷奶奶稀罕一下。
不过还没出行,就被台风给挡住了。
按照经验,秋台风基本是狠角色,越晚来的台风越猛烈。
果然不出所料,这是个超强台风,虽然是在刺桐登陆,但林场的风也是相当的大。
不出意外的话就要出意外了,林场的电停了,林场全黑了。
林鸿彬和黄镇山亲自带队冒雨巡查,林鸿彬走在前面,走到一个拐弯的地方,林鸿彬的身体一麻,脑中响起久违的电子声:“我是您的语音助手小青,发现能源,是否吸收?”
“吸收吸收!”不吸收就要被电死了。这一年都快忘了有语音助手了。
“你们不要过来,退后退后,镇山,你带人绕道去水库那里,把发电机给关了。”
林鸿彬朝后面的人吼道。前面有个棵树倒了,把电线砸断了,水库过来的电线正在地上冒电花。由于是弯道,所刚才没看到,事情就是这么巧。
“场长,你要撑住!你们两个,留下来看着场长,其他人跟我走。”
看林鸿彬的状态还可以,黄镇山拎着手电筒直接扒开树丛往山下寻去,这里离水库不远了,平时的话直接在这里喊话就可以了,但现在是台风天,水库那边的值守人员可听不到。
由于电被被吸收了,林鸿彬真的要挪动的话还是能挪的,只是没什么危险他也就懒得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