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完毕,林鸿彬打个电话给青云山,稍微了解一下情况,青云山一切顺利。
第二天是星期天,下周还得找省革委会交通局沟通,也没办法回青云山,那就逛逛。
早上逛到雕刻厂,用单位的名义买了几个工艺品后,顺路南下,竟然逛到了白龙江边。
“闲着也是闲着,不如钓会儿鱼,调整下状态。” 林鸿彬心里盘算着。
穿越到这个时代后,他还从没正经八百地钓过一次鱼,之前获取鱼都是靠空间作弊捞取,今天正好体验一把真正的钓鱼乐趣。
往回走找了个偏僻的巷子,出来时扛着一根水竹做的鱼竿,手上还拎着一包空间饲料。
沿着江边一路寻找合适的钓位,林鸿彬最终走到了南台码头。
这里已经有几位钓友分散在岸边,各自专注地盯着水面的鱼漂。
“同志,面生啊,第一次来这里?”一位精神矍铄、穿着蓝色中山装的大爷率先开口搭讪,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容。
“是啊,第一次来这里。大爷,今天收获怎么样?”林鸿彬笑着回应。
“我也是刚到没多久!”
大爷刚说完,旁边一位穿着灰色工装的大叔就打趣道:“郑大爷,您可比我来的都早,还说刚到,这可不实在啊!”
“臭小子,会不会说话,不揭人短你难受是吧?”郑大爷笑着回怼,手上却没停下整理鱼线的动作,岸边顿时响起一阵轻松的笑声。
林鸿彬找了个离郑大爷10来米间隔的地方,摊开空间饲料,开始打窝。
“小同志,你这是干啥?给鱼喂食呢?” 郑大爷好奇地探过头来,眼里满是疑惑。
“打窝那,大爷!”
“有什么说头?”
“钓鱼不打窝,收获不会多。”林鸿彬一边解释,一边继续手抛打窝。
“还有这说法?我怎么没听说过。”
“大爷,你等会看看就知道了。”
林鸿彬用的鱼钩是用缝鞋子的大针改的。
大针是生钢铸出,极脆易折,在制作鱼钩前,先在煤油灯上去烧燎它们,燎得红中发亮后,再把它折弯成鱼钩,然后泡在老陈醋里去煤油味。烧燎的过程能能让钢针变得更坚韧。
鱼线也是修鞋用的编织线,韧性极强不容易断,缺点是切水性不好,在水面漂浮,不易沉水。
鱼竿也是挑三年的水竹阴干而成,柔韧度和硬度刚刚好。
郑大爷凑过来看了看林鸿彬的装备,眼睛一下子亮了:“哎呦,小同志,你这鱼钩这么大,鱼线也这么粗,这是专门准备钓大鱼的吧?”
“大爷,我就是喜欢和大鱼搏斗的感觉。”林鸿彬笑着说,手上已经把鱼饵挂好,轻轻一扬鱼竿,鱼钩带着鱼线在空中划出一道浅淡的弧线,“扑通”一声落进了打窝的区域,水面上的鱼漂稳稳地立了起来。
有空间特制饲料打窝,效果果然立竿见影。
没过几分钟,林鸿彬就感觉到手中的鱼竿猛地一沉,一股巨大的力量顺着鱼线传来,大鱼上钩了。
他赶紧握紧鱼竿,身体微微后倾,开始与水里的大鱼展开较量。
左拉右扯间,足足僵持了快 20 分钟,一条体长超过 80 厘米的鳡鱼才被林鸿彬缓缓拉出水面,银亮的鱼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引得周围的钓友都纷纷围了过来,发出阵阵惊叹。
“小同志好本事啊!”
“大爷,你有桶或者袋子吗,这鱼我不带走的,您要是不嫌弃,就拿回去吧。”林鸿彬对身边的郑大爷说。
“有有有!你稍等,我这就去拿!” 郑大爷高兴得合不拢嘴,转身就往自己的渔具包跑去。
之后,隔那么10来分钟就会上一次鱼,还都不小。
郑大爷在一旁看得眼热,忍不住嚷嚷起来:“小同志,你这打窝的方法是真管用啊!还有你这饵料,肯定是特制的吧?不然怎么能钓这么多鱼!”
“大爷,您要是不嫌弃,我给您一团饵料,您也试试。”林鸿彬说着,从饲料中分出一小团递给郑大爷。
没一会儿,郑大爷就传来一阵欢呼:“上钩了!上钩了!哈哈哈!”
郑大爷熟练地收线,一条斤把重的鲫鱼被他拉了上来。
之后半个钟头里,大爷的笑声就没停过,这欢快的气氛也吸引了更多钓友围过来。
“小同志,也分我点饵料呗!”
“我也想要一点,麻烦你了!”
林鸿彬正准备回应大家,突然感觉到手中的鱼竿传来一股前所未有的沉重感,那力道之大,让他的手臂瞬间就绷得笔直,鱼竿也被压得弯成了一个夸张的弧度,仿佛下一秒就要断裂。
“不好!我这儿钓上大鱼了!这力道,绝对超过 100 斤!大家帮忙清开点位置,我这饵料你们拿过去分了。”
郑大爷见状,赶紧收起自己的鱼竿,同时大声劝离林鸿彬附近的钓友:“大家快把鱼竿收一收,给小同志腾点地方,这可是大家伙,别耽误了!”
周围的人也都意识到情况不一般,纷纷收起渔具,往后退了几步,腾出一片空旷的区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