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屋的窗帘拉得严丝合缝,只有笔记本电脑屏幕的冷光,在白露和罗云熙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屏幕上,数据流以每秒数十页的速度滚动,像一条失控的黑色瀑布,通过加密通道涌向全球——纽约时报、BBC、路透社、新华社……十家顶级媒体的服务器同时被激活,国际反洗钱组织的红色警报灯骤然亮起,瑞士联邦检察署的紧急联络线被瞬间打爆。
“荆棘计划”生效的第一分钟,纽约华尔街开盘即崩。罗氏集团的股价像断了线的风筝,从每股89港元暴跌至37港元,跌幅超过58%,市值蒸发近千亿。交易所内,分析师们手忙脚乱地调取数据,屏幕上“克隆丑闻”“暗影商会渗透”的关键词不断弹出,股民们的恐慌性抛售让交易系统几近瘫痪。
“罗氏集团涉嫌为‘暗影商会’洗钱,创始人之子罗云熙实为克隆体!”——《华尔街日报》的头版标题,用加粗的黑体字刺穿了金融市场的平静。紧接着,《泰晤士报》曝光了门多萨集团与“造物主”势力的交易明细,附带的照片里,银色货箱上的“Project Xi”标识清晰可见,南美多国警方立刻启动一级响应,对门多萨的残余据点展开地毯式搜捕。
白露的指尖悬在键盘上,微微颤抖。她看着屏幕上“国际刑警三名副局长涉嫌包庇毒枭”的新闻推送,配图是她亲手整理的转账记录——每一笔受贿金额、每一次通风报信的时间,都精确到分。这些曾高高在上的执法者,此刻成了全球通缉的对象,他们的名字后面,跟着红色的“在逃”标识。
“比我预想的……更猛烈。”罗云熙的声音低沉,他递过一杯温水,看着白露眼底的红血丝。从启动计划到现在,她已经连续工作了七个小时,眼睛里布满了疲惫,却依旧死死盯着屏幕,像一个守在战场最前线的战士。
白露接过水杯,却没有喝。她点开一段视频,是“暗影商会”在欧洲的秘密实验室被捣毁的现场直播。特警破门而入时,冷藏柜里的克隆胚胎还在微弱地跳动,实验台上的基因图谱上,“X-01”的编号刺眼夺目。评论区里,全球网友的愤怒像潮水般涌来,“反人类罪”“死刑”的字眼刷屏,甚至有人开始质疑现代遗传学的伦理边界。
“我们掀翻了桌子,也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白露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她点开自己的社交账号,私信箱已经被塞满,有谩骂,有质疑,也有少数人发来“谢谢你们揭露真相”的留言。她的照片被扒了个底朝天,从童年时与父亲的合影,到南美潜伏时的“夜蝶”造型,再到脸上那道未完全消退的疤痕,都成了媒体解读的素材。
罗云熙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让她稍微安定。他看向窗外,安全屋位于香港郊区的半山,远处的维港灯火通明,却透着一股风雨欲来的压抑。“至少,黑暗不再隐藏。”他指着屏幕上“暗影商会亚洲总部被捣毁”的新闻,“李警官刚才发来消息,‘博士’的副手已经落网,供出了商会最后的资金池位置,就在加勒比海的一个离岸账户。”
话音刚落,电脑屏幕上弹出一条紧急快讯:“国际刑警总部宣布重组内部调查组,由清廉派官员牵头,彻查所有涉黑节点,‘幽灵’行动组被暂时接管。”
白露的心脏猛地一跳。“幽灵”行动组,那个救了罗云熙、也隐瞒了他部分身世的神秘组织,终于也被卷入风暴中心。她想起“医生”那张总是藏在口罩后的脸,想起他说过的“我们只对清除暗影商会负责”,此刻才明白,这个组织的内部,早已布满了蛀虫。
“他们不会放过我们的。”白露突然开口,眼神变得警惕,“那些被我们拉下马的政商要员,还有‘幽灵’行动组的残余势力,一定会反扑。”
罗云熙点头,他起身走到窗边,拉开一条窗帘缝隙,观察着外面的动静。夜色中,几辆黑色轿车在山下徘徊,车灯熄灭,显然是在监视。“我们已经暴露了,这里不安全。”他转身,开始收拾行李,“林默已经安排好了,凌晨三点,我们转移去南美的安全屋,那里是父亲当年留下的据点,没人知道。”
白露没有动,只是盯着屏幕上的一张照片——那是孤儿院的孩子们,举着“白姐姐加油”的牌子,站在“云熙基金会”的门口。照片的背景里,林薇正笑着和记者解释,眼底却藏着担忧。“基金会怎么办?孩子们怎么办?”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们走了,他们会成为别人攻击的目标。”
“林默和林薇会处理好的。”罗云熙走到她身边,蹲下身,看着她的眼睛,“他们比我们想象的更坚强。而且,我们不是逃跑,只是暂时避开风头。等风暴平息,我们会回来的,回到‘海洋之心’,回到孩子们身边。”
白露点头,却依旧放不下心。她打开加密邮箱,给林默发了一封邮件,里面是她早就准备好的罗氏集团危机公关方案,还有基金会的备用资金账户。“告诉林薇,一定要保护好孩子们,别让他们受到惊吓。”她在邮件末尾写道,眼泪终于忍不住滑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