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袭击的硝烟尚未散尽,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和淡淡的血腥气。武泽苍站在残破的工坊前,面色凝重如铁。晨光熹微中,被烧毁的房梁歪斜地指向天空,如同无声的控诉。虽然成功击退了来犯之敌,但付出的代价令人心痛:十九名安民团士兵伤亡,八名百姓遇难,工匠赵师傅为保护新型织机壮烈牺牲,工坊多处设施被毁。地上尚未干涸的血迹,在朝阳下泛着暗红色的光晕。
“殿下,清点完毕。”林惊羽沉声汇报,铠甲上还沾着血迹和烟尘。他的声音沙哑,显然一夜未眠。“土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进退有度,绝非普通草寇。若不是我们侥幸提前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武泽苍俯身拾起一片破碎的陶瓷——那是赵师傅最心爱的茶壶碎片。他的目光深邃如潭,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侥幸...我们不能总是依靠侥幸。和州需要一支真正的军队,而不是临时拼凑的民兵。”他的声音不大,却让周围的官员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
次日清晨,武泽苍召集全体官员,在尚未完全修复的工坊前召开紧急会议。残破的景象成为最直观的背景,让每个与会者都面色肃然。
“昨日的战斗暴露了我们的致命弱点。”武泽苍开门见山,目光如刀般扫过在场每一个人,“安民团勇气可嘉,但缺乏系统训练;装备简陋,难以对抗正规武装;预警迟缓,反应不够迅速。这些不足,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
老臣周侍郎犹豫着开口:“殿下,养兵耗费巨大,和州刚有起色,恐怕财政难以支撑...”
“正因刚有起色,才更需要保护!”武泽苍打断道,声音陡然提高,“没有强大的武力守护,所有的繁荣都是镜花水月。今日土匪能来破坏工坊,明日就能抢劫粮仓,掳掠百姓!到时候,我们辛苦建设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他环视众人,语气坚定如钢:“练兵不是选择,而是必要。我们要建立的不是穷兵黩武的军队,而是保境安民的盾牌。”
会议持续了整整三个时辰,最终决定:扩建安民团为“安国军”,建立正规军事体系;增加军费投入;实行耕战结合的制度。每一项决议都经过激烈讨论,但武泽苍力排众议,展现了罕见的决断力。
消息传出,城内反响不一。市井巷陌,百姓大多支持:“有了军队保护,再也不怕土匪了!”“王爷说得对,没有安全保障,什么都是空谈。”但也有人担忧:“养兵耗费钱粮,赋税会不会加重?”“当兵的要吃粮,还不是从我们嘴里省出来的?”
武泽苍早已料到这些顾虑,立即颁布《安国军条例》,详细阐明建军方针:军费主要来自王府收入和战利品,不增加百姓负担;实行屯田制,军队平时耕种,战时作战;建立功勋制度,军功可换取土地和奖赏。条例用大白话写成,贴满大街小巷,还派识字的衙役当众宣讲。
疑虑渐渐消散,征兵处前很快排起长龙。许多经历过土匪袭击的年轻人踊跃报名:“我们要保护家园!”“为赵师傅报仇!”“跟着王爷干,不怕吃苦!”报名的人群中,甚至有几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他们说:“保家卫国,读书人也不能落后。”
林惊羽负责选拔工作。他在校场上摆开十余个考核点,制定严格标准:不仅看身体素质,更重品德意志。有酗酒赌博恶习者不收,有欺凌弱小前科者不要。每个应征者都要经过体能测试、器械操练、面试问答三道关卡。
“军队要有灵魂,这个灵魂就是保家卫国的信念。”武泽苍在校场边对林惊羽说,“我们要的不是一群武夫,而是一支有信仰、有纪律、有担当的铁军。”
选拔出的第一批五百新兵,开始了严格训练。武泽苍根据现代军事理念,制定了系统的训练计划:
天未亮,号角声就划破黎明。士兵们开始了早晨的体能训练:负重越野、攀爬障碍、武装泅渡...武泽苍特意让训练场地模拟各种地形,从泥泞沼泽到陡峭山坡,要求士兵在全副武装的情况下快速通过。
上午进行战术训练:阵型变换、协同作战、信号识别...武泽苍亲自示范如何保持阵型,如何在移动中保持防御。他引入了现代军队的旗语系统和号令体系,让指挥更加高效。
下午是兵器操练:弓弩射击、长矛刺杀、刀盾配合...每个士兵都要熟练掌握三种以上兵器。武泽苍还设计了对抗练习,让士兵在实际交手中体会技巧。
晚上则进行文化学习:识字算数、军事理论、忠义教育...武泽苍认为,一个不明白为何而战的士兵,永远成不了真正的军人。他亲自编写教材,讲述家国大义,讲述军人的荣誉与责任。
训练之严格,远超当时任何军队。有些士兵受不了苦,夜间偷偷哭泣。有人甚至想当逃兵,但看到武泽苍次日照常参加训练,与士兵同吃同住同操练,所有的怨言都化作了羞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