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派军医为伤者治疗,分发食物饮水。”武泽苍对部下吩咐道,随即走向俘虏们聚集的地方。
被俘士兵见这位银甲白袍的王爷走来,纷纷低下头,不敢直视。他们想象中的羞辱和杀戮却没有到来。
“诸位将士!”武泽苍站在一处高地上,声音洪亮却带着温和,“我知道你们都是奉命行事,本无过错。如今蛮夷破关,肆虐北疆,屠戮我大武百姓。身为军人,保家卫国才是我们的天职,而不是兄弟相残!”
他指着北方,语气沉痛:“在那里,蛮夷的铁蹄正在践踏我们的土地,残杀我们的同胞。你们都有父母妻儿,难道愿意看到他们遭蛮夷蹂躏吗?”
俘虏中有人低头抽泣,显然被说中了心事。一个年轻士兵突然抬头喊道:“王爷,我的家人就在北疆!我不知道蛮夷已经破关,大皇子殿下说只是来平定叛乱的!”
武泽苍目光扫过众人:“我愿意给你们选择的机会。愿意随我北上抗蛮的,我武泽苍欢迎,一视同仁;想要回家的,发放路费,绝不阻拦。”他郑重承诺,“但请记住:今日我们放过彼此,为的是明日能共同抵御外侮!”
这番话语深深打动了被俘将士。当下就有七千余人愿意加入安国军,共同抗蛮。其余三千人领了路费返乡,必将武泽苍的仁德传播四方。
整编完成后,武泽苍继续北上。沿途又收编多股义军和溃散的边军残部。这些部队大多是被蛮夷打散的正规军或自发组织的民军,武泽苍来者不拒,只要愿意抗蛮,一律收编。
至八月初,北上援军已扩充至五万之众,声势浩大。武泽苍严明军纪,对所有部队一视同仁,很快获得新附各军的拥戴。
这日,大军行至燕云交界处的石门关,忽见前方烟尘大作,一支部队仓皇南逃。
“是边军!”赵铁鹰眼尖,指着远处溃逃的士兵,“看样子是吃了败仗。”
武泽苍立即下令列阵迎敌,同时派斥候探查。不久斥候回报:前方溃败的是云州守军,蛮夷大军正在追击。
“准备作战!”武泽苍毫不犹豫,“绝不能让蛮夷再南下!”
片刻后,果然见大批蛮夷骑兵追杀而来。这些蛮兵身材魁梧,披发纹身,骑着草原矮马,挥舞弯刀,呼啸而至。被追杀的边军见前方有大军列阵,如同看到救星,纷纷奔来。
“开门接纳友军!”武泽苍下令,“弓弩手准备!骑兵两翼包抄!”
蛮夷骑兵见前方突然出现大军,急忙勒马。但为时已晚,安国军弓弩齐发,箭如雨下,射倒前排蛮兵;同时两侧骑兵杀出,切断蛮夷退路。
武泽苍亲率中军突击,直取蛮夷主帅。新附的各军见王爷如此英勇,大受鼓舞,奋勇杀敌。
蛮夷本以为追击残兵易如反掌,不料遇到精锐大军,顿时大乱。激战两个时辰,蛮夷大败,丢下数千尸体北逃。
战后,武泽苍收容溃败的边军,从一位重伤的老将军口中得知云州已经失守,守将战死。蛮夷主力正在围攻最后的要塞——燕州。
“王爷,燕州若失,整个燕云防线将彻底崩溃。”老将军泣不成声,“蛮夷就能长驱直入中原了啊!”
武泽苍扶起老将军:“老将军放心,我等既来,必不让蛮夷得逞!”
他立即召集众将议事:“燕州危急,必须速往救援。但蛮夷势大,不可力敌,当智取。”
根据情报,蛮夷主力围攻燕州,后勤基地设在百里外的黑风谷。武泽苍定下计策:主力佯攻燕州,吸引蛮夷注意;同时派精兵奇袭黑风谷,断其粮草。
赵铁鹰主动请缨:“末将愿往黑风谷!”
武泽苍点头:“给你八千精兵,务必成功!”又对众将道,“其余各部随我进军燕州,但不可强攻,以牵制为主。”
三日后,武泽苍率主力抵达燕州外围。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惊——燕州城外,蛮夷营帐连绵数里,攻城器械高耸如林。城墙上硝烟弥漫,显然战事激烈。
蛮夷见援军到来,分兵迎战。两军对峙,每日小规模交锋,互有胜负。武泽苍故意示弱,诱使蛮夷主力不断出营作战,为赵铁鹰的奇袭创造机会。
Meanwhile,赵铁鹰率精兵迂回至黑风谷。他选择夜间行动,士兵口含枚,马蹄裹布,悄无声息地接近蛮夷粮草大营。
“将军,守军约有两千,主要防守谷口,两侧山坡守备薄弱。”侦察兵回报。
赵铁鹰仔细观察地形,制定战术:“一队从正面佯攻,二队三队从两侧山坡潜入,直取粮草囤积处。”
深夜子时,行动开始。正面佯攻吸引守军注意,两侧精锐悄无声息地解决哨兵,潜入谷中。很快,粮草囤积处火起,随即火势蔓延,整个山谷陷入一片火海。
蛮夷守军惊慌失措,赵铁鹰趁势发动总攻,大破守军,焚毁全部粮草辎重。火光冲天,百里可见。
围攻燕州的蛮夷见后勤被毁,军心大乱。武泽苍趁机发动总攻,与城内守军里应外合,大败蛮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