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狼原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捷,并顺势鲸吞并州北部广袤土地之后,武泽苍及其领导下的势力,如同经过烈火淬炼的精钢,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其实际控制范围,已横跨原和州、燕云部分故地及新得的并州北部,疆域辽阔,地势险要。麾下能战之兵,经过整编与吸纳降卒,已逾十万,且皆是经过血火考验、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虎狼之师。文有李慕、张世安等经世之才统筹全局,武有林惊羽、赵铁鹰、红娘子等悍将冲锋陷阵,更有小福子的“夜枭”无孔不入,鲁师傅的天工院巧夺天工,薛先生的医官队伍救死扶伤,玄尘子观测天机……可谓良将如云,谋臣如雨,体系完备,人才济济。
更重要的是治下民心。与外界烽火连天、饿殍遍野的惨状相比,武泽苍控制区内政通人和,百业渐兴,百姓虽未至丰衣足食,却已能安居乐业,看到了乱世中难得的希望。民心之凝聚,达到了“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程度。其声望之隆,实力之强,早已超越了“偏安一隅的藩王”范畴,成为天下公认的、最具实力的北方霸主,具备了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绝对资本。
在这般如日中天的形势下,一股早已在内部酝酿、涌动的潜流,终于按捺不住,迅速汇聚成一股难以抑制、试图改天换日的巨大浪潮。
这一日,例行的军政联席会议刚刚结束,各项关于春耕、屯田、新附之地治理、军功赏赐等具体事务都已讨论出章程。然而,与往常不同,与会的主要文武重臣们并未立刻起身告退,处理各自公务。他们彼此交换着眼神,那眼神中充满了某种默契、期待,甚至是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与狂热。
最终,目光汇聚到了文臣之首的李慕和武将之首的赵铁鹰身上。李慕深吸一口气,与身旁须发皆白的张世安对视一眼,得到后者一个鼓励而郑重的颔首后,他整了整身上那件象征着长史身份的绯色官袍,率先越众而出,来到大厅中央,面向端坐于主位之上的武泽苍,深深一揖,几乎及地。
“王爷!”李慕的声音清朗,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与力量,回荡在寂静下来的大厅中,“臣,有本启奏,事关天下安危,社稷存亡,望王爷垂听!”
武泽苍正端起茶盏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向李慕,又扫过下方肃立、神情各异的众人,心中已然明了了几分。他放下茶盏,面色平静无波:“李长史有何事,但讲无妨。”
李慕直起身,目光灼灼,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引经据典、慷慨陈词的气势:“王爷!如今天下崩裂,纲常沦丧,社稷倒悬于累卵!蛮夷虽暂退北疆,然其狼子野心未死,时刻觊觎!更甚者,国内祸乱不休,诸侯割据,相互攻伐,以致烽烟四起,民不聊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他话锋一转,直指核心,言辞变得犀利而激烈:“而京城之内,二皇子武泽宽,弑君弑父,行同禽兽!篡夺大宝,囚禁宗室,把持朝政,任用奸佞,倒行逆施,人神共愤!其罪孽,罄竹难书!大皇子武泽宇,虽有勇力,然暴虐嗜杀,穷兵黩武,非但不体恤民情,反而横征暴敛,岂是人主之相?”
他的声音充满了感染力,目光扫过全场,最后牢牢锁在武泽苍身上,语气变得无比崇敬与恳切:“放眼当今四海,烽火狼烟之中,能拯万民于水火,解倒悬之危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者,唯王爷一人耳!”
“王爷自就藩这和州边陲苦寒之地以来,仁德布于四方,百姓感念;武功震于寰宇,蛮夷丧胆!内修政理,劝课农桑,兴工商,开学塾,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外御强敌,雁门关前破胡虏,野狼原上扫不臣!此乃何等伟业?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是感王爷活命之恩!天下贤才四方来投以效明主,是慕王爷仁德之政,英明之姿!”
李慕越说越是激动,再次深深揖下,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异常清晰坚定:“此情此景,上合天心,下顺民意!此乃天命所归,人心所向,大势已成!臣等冒死恳请王爷,顺天应人,体察万民之渴盼,早登帝位,定鼎乾坤,正位九五!如此,方可安天下亿兆黎民之心,可慰忠臣义士之望,可名正言顺,讨伐伪帝,廓清寰宇!”
“臣等恳请王爷顺天应人,早登帝位!”
“恳请王爷早登帝位!”
李慕话音甫落,早已按捺不住的赵铁鹰第一个轰然应和,单膝跪地,抱拳怒吼!紧接着,张世安、红娘子,以及在场几乎所有的文武官员,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洪流,震得厅堂梁柱似乎都在微微作响!
就连一向沉默寡言、只以行动示忠的林惊羽,此刻也毫不犹豫地单膝点地,抱拳垂首,那坚毅的背影无声地表达着最坚定的支持。甚至立于角落,一向超然物外的玄尘子,也微微向前一步,手持拂尘,对着武泽苍的方向轻轻一揖,颔首不语,那姿态,仿佛是默许,又像是某种见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