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的中央空调刚吐出第三波凉意时,苏清媛指尖的钢笔正落在《智慧社区迭代方案》的“安防模块”上。玻璃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不是平日里外卖员拖沓的蹭地声,是硬底皮鞋碾过大理石地面的脆响,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她抬头的瞬间,三道藏青色制服身影已经堵在前台——左胸的银色徽章映着光,是市消防支队的标识,可臂章上多了道她从没见过的红色细纹。为首的男人肩宽逾尺,警号开头是“01”,比辖区常规检查人员的编号靠前太多,手里的黑色文件夹封皮烫着“紧急”二字,边缘还沾着未干的油墨。
“苏氏智慧科技工作室?”男人声音像淬了冰,没等前台小姑娘递上登记本,已经侧身挤过隔断,“我们是市消防联合检查组,接到群众举报,现在依法进行突击检查。”
苏清媛快步迎上去时,另外两名检查员已经拉开了工作室的消防栓箱。玻璃门被风吹得哐当响,工位上的员工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刚入职的实习生小张手里的咖啡晃出了半杯,溅在键盘上也没敢擦。
“张队长是吧?”苏清媛认出男人胸牌上的名字——张海涛,上周刚在区里的企业安全会议上见过,当时他还笑着夸工作室的消防预案做得细致。她伸手想接对方手里的检查令,却被张海涛侧身避开。
“苏总,按流程来。”张海涛的眼神没在她脸上停留,扫过墙角的烟感报警器,又落在茶水间的电水壶上,“先查消防设施,再核对资质文件。你们的消防验收合格证和特种作业人员资质,都准备好。”
苏清媛心里咯噔一下。工作室的所有资质都是林砚亲自对接办理的,上个月刚通过年检,她上周还把复印件归档在财务室的铁柜里。她让行政主管小周去取文件,自己跟着张海涛走到办公区深处——这里的消防通道一直保持畅通,应急灯昨天才做过亮度测试,就连每个工位下方的灭火器,都贴着她亲手签的检查日期。
可反常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一名检查员蹲在地毯旁,用镊子夹起一根头发丝粗细的电线,对着强光看了半天,嘴里念叨着“线路老化”;另一个则在对着考勤机拍照,镜头却特意对准了墙上的员工信息栏,像是在确认什么人在不在。
“张队,这里有问题。”西侧工位的检查员突然喊了一声。苏清媛跑过去时,看见对方手里拿着一卷消防卷帘门的控制线路图,图纸边缘被折得发毛,“这图上的接口型号和实际安装的不符,而且没有施工单位的签章,是伪造的。”
“不可能。”苏清媛的声音有点发紧,“这卷帘门是林总亲自找的厂家,安装当天我也在,验收报告我看过……”
“苏总,先别着急下结论。”张海涛终于转过身,手里多了份文件,正是小周刚取来的资质档案。他翻开其中一页,指着消防验收合格证上的红色公章,“你看这里——市消防支队的公章编号是‘XJ2023-089’,但我们系统里登记的,你们工作室的合规编号是‘XJ2023-098’,差了一个数字。而且这公章的边缘有重影,是扫描伪造的痕迹。”
苏清媛的指尖碰了碰那枚公章,油墨是干的,可触感比正规公章软了些。她猛地想起上个月归档时,林砚特意提醒她“把原件锁进保险柜,复印件留着备用”,当时她还笑他小题大做,现在却觉得喉咙发紧——桌上这份,分明是原件的样式,可编号怎么会错?
“还有这个。”张海涛又翻到下一页,是特种作业人员的资质证书,上面是电工老李的照片,“老李的证书有效期应该到明年三月,但系统里显示他的证书去年就已经过期,而且这份新证的防伪码查不到记录,也是假的。”
“不可能!”小周突然喊出声,“老李的证是我陪着去续期的,当时在政务大厅打印的,我亲眼看着工作人员盖的章!”
张海涛没理会小周的辩解,拿出执法记录仪对着文件拍了一圈,然后从文件夹里抽出两张纸,放在苏清媛面前:“根据《消防法》第五十八条,使用伪造、变造的消防资质文件,我们有权责令停产停业,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现在,请苏总在检查笔录上签字,我们要查封工作室的主要办公区域。”
钢笔尖在“签字栏”上方悬了三分钟,苏清媛的手心全是汗。她知道不能签——一旦签字,就等于承认文件是伪造的,不仅罚款,工作室正在推进的智慧社区项目也会因为“资质问题”被甲方暂停。可张海涛的执法记录仪一直对着她,两名检查员已经开始在玻璃门上贴“查封”封条,员工们的窃窃私语声越来越大,小张的眼睛都红了。
就在这时,玻璃门被推开,林砚的声音带着风闯进来:“抱歉,路上有点堵,来晚了。”
他刚从郊区的项目现场赶回来,深色西装上还沾着点尘土,手里的公文包没来得及放下,径直走到张海涛面前。目光扫过桌上的资质文件,又落在玻璃门上的封条上,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却没立刻说话,先拿起那份消防验收合格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