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如同春雷般炸响在京城的上空,那声音裹挟着滚烫的战意与磅礴的喜讯,惊起了檐角沉睡的鸽群。战马嘶鸣声与鼓乐齐鸣交织成一曲胜利的交响,震得朱雀大街上空的云雀扑棱棱翅翼慌忙躲入梧桐树冠。萧瑾之与宁婉悦并肩而行,两匹通体纯黑的神骏战马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马蹄铁击打青石板路迸发出火星子,宛如天边坠落的星辰碎片。他们穿过巍峨的城门,接受百姓夹道欢迎。街道两侧彩绸招展如虹霓漫卷,鲜花铺地似锦绣绵延,孩童们挥舞着自制的小旗欢呼雀跃,稚嫩的童声穿透喧嚣直抵云霄;老者抚须赞叹:“此乃我朝之幸!”斑白的长髯随风颤动,浑浊的老眼中泛起泪光。
金銮殿上,皇帝龙袍加身端坐御座,九条蟠龙刺绣在明黄色绫罗上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破帛而出。他目光炯炯扫过阶下众人,紫檀木雕成的御案投下阴影,将他棱角分明的脸庞衬得愈发威严。当宣旨太监高声诵读诏书时,满朝文武皆屏息凝听,连殿外盘旋的苍鹰都收拢翅膀落在汉白玉栏杆上。宁婉悦因“献解药救万民、破敌国阴谋、助大军克捷”三大功勋,被破格册封为云亭县主。这一殊荣前所未有地落在女子身上,朝堂顿时哗然——有人惊艳于她的胆识谋略,眸中闪烁着钦佩之光;也有人暗自磨牙揣测其中缘由,袖中的拳头攥得指节发白。礼部官员捧着鎏金凤冠、霞帔绣裙及镶嵌宝石的县主印玺缓步上前,宁婉悦跪接圣旨时脊背挺直如松,眸光清亮似星子坠入深潭,鬓边一缕碎发被穿堂风吹起,掠过她微微跳动的睫毛。
封赏大典选在朱雀大街举行,三百御林军列队开道,旌旗蔽日。萧瑾之着玄色蟒袍骑白马开路,那马匹正是当年随他征战沙场的“踏雪驹”,此刻鬃毛迎风飘荡,额前红缨猎猎作响。宁婉悦乘朱漆马车紧随其后,车辕上悬挂的铜铃叮咚作响,与远处传来的编钟乐声遥相呼应。沿途观者如潮水涌来,指指点点议论纷纷:“那位便是新晋县主?”“当真巾帼不让须眉!”卖糖葫芦的小贩停下吆喝,挑担的货郎忘了叫卖,连茶楼雅间里的文人墨客都探出头来,争相一睹这位传奇女子的风采。礼炮轰响九声后,二人步入庆典高台。皇帝亲自将玉带系于萧瑾之腰间,温润的美玉触碰肌肤时泛起凉意,却又带着皇权的厚重;又赐宁婉悦尚方宝剑一柄,剑鞘嵌满明珠流转华彩,珠光映着她眉间的花钿,竟比朝阳还要耀眼几分。台下百官山呼万岁声震云霄,而角落里几位老臣交换眼神,袖中双手攥紧拳头青筋暴起,其中一人压低嗓音道:“女子封爵,坏了祖宗规矩。”另一人冷哼一声:“且看这荣耀能持续几时。”
典礼进行至午时三刻,阳光正好透过云层洒在高台之上。宁婉悦身着霞帔站在高台边缘,俯瞰着下方密密麻麻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千。她想起战场上弥漫的硝烟、百姓痛苦的神情,还有萧瑾之坚定的背影,这一切仿佛就在昨日。如今站在这万众瞩目的高台,她深知这份荣耀不仅属于自己,更属于那些在战火中逝去的生命。突然,人群中走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手中捧着一束野菊,颤巍巍地跪下磕头:“草民代犬子谢县主救命之恩!”原来她的独子曾是军中小卒,染病垂危之际得到宁婉悦救治。宁婉悦连忙上前扶起老妇,接过野菊时闻到泥土的芬芳,眼眶不禁湿润。这一幕被在场众人看在眼里,原本些许质疑的目光渐渐变得柔和,取而代之的是由衷的敬意。
萧瑾之站在一旁,看着妻子的举动,嘴角微微上扬。他知道,宁婉悦从未想过要什么功名利禄,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苍生。此时,一阵微风吹过,掀起了宁婉悦头上的珠帘,露出她坚毅的脸庞。萧瑾之伸手轻轻为她整理了一下发丝,这个细小的动作被眼尖的宫人瞧见,顿时引来一阵善意的哄笑。皇帝也在御辇上哈哈大笑,挥手示意继续仪式。接下来的环节是赏赐府邸和奴仆,宁婉悦推辞道:“臣女愿居陋巷,不敢劳烦陛下费心。”皇帝赞赏地看着她,点头应允,转而赐给萧瑾之一座宅院,位于京城繁华地段。
随着夜幕降临,庆典进入了尾声。萧瑾之扶着疲惫却满脸幸福的宁婉悦走下高台,准备返回临时住所。这时,一群年轻的学子手持灯笼围了过来,齐声喊道:“请县主题字留念!”宁婉悦略一思索,接过笔墨,在早已备好的绢布上写下“仁心济世”四个大字。墨香四溢,笔画刚劲有力,围观者无不喝彩。其中一个书生激动地说:“县主不仅医术高明,书法也这般精妙,实在是我辈楷模!”宁婉悦笑着将绢布赠予他,叮嘱道:“好好读书,将来为国家效力。”
回到住所,萧瑾之帮宁婉悦卸下繁重的服饰,看着她略显消瘦的肩膀,心疼地说:“今日辛苦你了。”宁婉悦靠在他的怀里,轻声说:“只要能换来太平,一切都值得。”窗外,明月高悬,洒下银辉。两人相对无言,却胜似千言万语。他们知道,从明天起,生活将会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心始终相连,无论面对怎样的风雨,都将携手前行。而在京城的各个角落,关于云亭县主的故事正迅速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也为日后的种种变故埋下了伏笔……
喜欢夫人娇茶茶,首辅闪睡腰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夫人娇茶茶,首辅闪睡腰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