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临来到大尧驻罗西大使馆门前,意外地发现崔旺大使竟率全体馆员列队于门口,早早地迎候着他。此情此景,令独在异乡的王临心头蓦地一暖。使馆对他而言,无疑是在这遥远西陆的第二个家。
念及自己作为官方任命的使馆常驻副理事(实际上的二把手),本该时常在此履职,可自那日与崔旺简单会晤后,竟因教学繁忙再未踏足,心下不由得涌起一阵自责与愧疚。
他连忙快步上前,向每一位馆员伸出双手,恳切地道着“辛苦”与“抱歉”。“实在对不住诸位同僚,是我疏于馆务了。”王临的话语中带着真诚的歉意。
崔旺与众人望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副手,心情却是复杂难言。眼前之人不仅是同僚王临,更是罗西帝国官方认可的荣誉公民、皇家炼金学院尊贵的院士,最令人侧目的是,他已被册封为拥有实权封地霜语谷的蔷薇之刃伯爵!这份殊荣与地位,与众人心目中那个远渡重洋的平民特使形象相去甚远。有人心中不免泛起一丝“羡慕甚至妒忌”——自家孩子将来若有留洋机会,或许还得仰仗这位娃娃伯爵的关照呢。
众人将王临请进使馆的接待室落座。崔旺大使敛去复杂心绪,换上一副较为亲近的口吻,对王临道:“到了咱们自己家里,就不必再讲那些爵位、院士的虚礼了。还是叫你‘王大使’听着亲切!咱们本是同僚一体,荣辱与共。”他顿了顿,谈及正事:“今日我们需一同进宫拜见威廉六世皇帝陛下,并呈递国书。你这边…可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使馆上下全力配合。”
王临闻言,神色郑重起来。身处异国他乡,使馆的这份情谊与支持弥足珍贵。他诚恳地回应道:“崔大使说的是,在这罗西的土地上,我们使馆的各位同仁,便是彼此最亲近的依靠。同心同德,相互扶持,才能更好地肩负起为国之重任。”
他环视在场的同僚,目光坚定:“同根同源,守望相助。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请诸位放心,王临定当与使馆上下并肩,竭尽所能。对外,我们要清晰表达大尧的态度,维护祖国的尊严与利益;对内,更要为我大尧每一位在罗西的同胞、学子乃至商旅,提供坚实的后盾与周到的服务。此行觐见陛下,不仅是礼仪往来,更系国家邦交。我们务求周全。”
众人见王临应答得体,气度从容,心中又添了几分感慨:这少年伯爵年纪虽轻,官场应酬却已颇具章法。
及至抵达罗西皇宫,眼前的景象更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维利亚公主竟亲率一干外交重臣于宫门相迎。这般隆重的礼遇,在大尧使团历年觐见罗西皇帝的经历中,亦是前所未有之事。
进入威严的宫门,一股无形的压迫感瞬间笼罩下来。王临敏锐的感知力立刻捕捉到,这整座恢弘的宫殿本身,仿佛就是一件被激活的庞大神器,又或者正处于某种强大神器的庇佑领域之内。
心中一动,他不禁想起焚物欲公爵曾透露的秘闻:皇宫深处供奉着那件名为“天牢”的真正神器。此刻笼罩宫殿那沛然莫御的气息,是否正源于“天牢”?虽神器有损,其威犹存。
联想到自己在暗影公爵马可尼“九冥荡魂钟”那充斥“暗蚀之力”的暗黑领域中,甚至连接近神器核心第一道防御都万分艰难、险死还生的窝囊经历,王临心头警钟长鸣。
这世间神器法宝不知凡几,威力莫测,纵是修为精深如他,稍有疏忽亦可能在这般存在前阴沟翻船。罗西帝都表面的繁华与秩序之下,果然处处潜藏着危机暗流。“防人之心不可无”这老祖宗的箴言,在何时何地都不过时。
觐见皇帝威廉六世的礼仪流程庄重肃穆地完成后,威廉六世却特意将王临唤至御座近前。维利亚公主也莲步轻移,侍立一侧。这位威严的帝王此时看向王临的目光颇为温和,嘘寒问暖间,竟透着几分审视亲人般的赞许。
言语之中,除了不吝溢美之词地盛赞王临的“大才”及在罗西帝国的杰出贡献,言辞深处更暗含了对王临多次保护维利亚周全的深切感激。这无声的默契让王临心中一凛:果然,无论行事如何小心隐蔽,总有明眼人能窥见端倪。
不过转念一想,这位皇帝陛下似乎并未完全看透焚卡泽那些不堪的纠缠手段,所察知的,恐怕只是维利亚安然无恙仍为处子之身这个结果罢。
谈话末了,威廉六世示意维利亚呈上两枚流转着温润光泽的玉简,亲自递向王临,声音低沉而郑重:
“王伯爵,你受封蔷薇之刃伯爵,赐霜语谷为封地。此地寒冷彻骨,环境诡秘,此等酷寒并非亘古有之,不过是近两万年来才生出的异变。伯爵上任在即,想必要去那封地巡看治理了。”
威廉六世的目光透着了然,“朕这里恰好收集了一些霜语谷的古早记录,以及这片土地上曾发生过、留有记载的诸多秘事。其中或许牵涉其地脉异变的根源,亦或潜藏着未知的风险……但愿这些尘封的信息,能为你治理霜语谷提供些许帮助,助你探明真相,安定一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