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大杠这个名字来源,主要是国际上自行车轮子有一个通用标准直径,就是28英寸,这种尺寸能更好地保持车身稳定,并且骑行者更加轻松省力。
同时为了保证自行车的安全性,让整个结构更加牢固,车身前后有一根钢梁相连接,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大杠,两者相结合二八大杠的名字便脱口而出。
李卫民身前的这辆二八大杠银黑两色,符合这个年代特色。
上车试了试,李卫民的第一感觉就是很沉,很稳,心想难怪后世非洲的奥德彪喜欢骑这车拉香蕉,要是不稳,可经不住十来公里的长下坡!
车头上摆放着一本绿色塑料皮子的,封皮上边印有“四九城东城区自行车行车执照”,下边印有“东城区公安局制”,中间是一辆自行车图案,跟面前这辆二八大扛一样。
翻开本内,首页印有“行车守则”的各项规定,车主一栏,则是写着李卫民的名字。
而车身上也挂着自行车牌照,号码是“0”!
好家伙,李卫民忍不住惊叹这系统考虑很周全啊。
现如今购买自行车需要到当地派出所出具行车执照,也就是后世说的行驶证,同样要给自行车上一个车牌照,不然就可以当做黑车处理。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在车身上打上钢印,为了就是防止车子丢了,难以找回。
永久牌钢印一般位于五通下方,李卫民伸手摸了摸,确实摸到了一排刻印。
如今执照,牌照,钢印三个都全了,证明李卫民这辆自行车是来路正当的自行车!
李卫民心中不禁感叹这狗系统也太人性化,太体贴了。
有了这些东西,李卫民这辆车就可以光明正大的骑出去。
搞定自行车,手里还剩下一百多块,李卫民又想起张丽娟和李萌萌两人身上穿着的补丁棉衣,索性给她们都换一套新的。
然后转头又看起来家庭用品。
女式棉衣10块钱,棉裤8块……
款式都偏向工装,算是60年代比较流行的款式,颜色都是黑、蓝两种比较质朴的颜色,小孩的还有黄,红两色颜色。
李卫民随意给张丽娟选了一套。
至于李萌萌的则是选了黄色的棉衣,蓝色的裤子,在学校里算是颜色比较鲜艳的了。
突然,李卫民看见了一件绿色军大衣,标价21块,价格稍微有些高。
整个60年代,大体是军用服装在领导时尚的潮流,当年一度流行的顺口溜中,有一句为“狂不狂,看米黄”,指的也是军装。
如今民间很多服饰都是照改军装,所以穿出去根本没人介意,反而会感到羡慕。
李卫民自己倒是有一件,转业的时候从部队带回来的,正好给张丽娟整一件,这玩意穿去上班,指定得让宣传科的那些小媳妇,大姑娘羡慕到死。
买衣服总共花了57块,买自行车190块,一共就是247块,今晚上卖猪肉的钱也就剩下个74.6块。
李卫民虽然还想继续买东西改善一下家庭环境,但考虑到一口吃不下一个胖子,要是买回去的东西太多,可能会引起张丽娟的怀疑。
索性跨上二八大杠,然后骑着车就朝着家里回去。
没一会,李卫民就骑着车到了四合院,衣服之类的东西都被李卫民放进了储物格子中。
至于自行车,李卫民准备直接骑到家里去,不然明天要是被人看见,解释不清。
“三大爷,三大爷,开开门!”
李卫民敲响了院大门,等了一会,就听见摸摸索索的声音,显然是阎埠贵起床来了。
“咯吱!”
大门打开,阎埠贵眼睛眯着个小眼睛,显然是还没睡醒,但还是对笑着说道。
“卫民,回来了!”
“嗯,大半夜的劳烦您了!”
李卫民说完,把早准备好的五分钱递给了阎埠贵,然后就准备推着自行车进院子。
阎埠贵本来还迷糊着接过钱,但见到李卫民手里推的崭新自行车,顿时睡意就清醒了,急忙拉住李卫民问道。
“嘿,等等等等,卫民你这大晚上出门到底上哪去了,怎么还推辆自行车回来?”
“您这是什么话,我怎么就不能推自行车回来?”
李卫民翻了个白眼,这阎埠贵一天脑子里到底想个什么鬼。
阎埠贵尴尬的挠了挠头,他刚才看着李卫民手里的自行车,第一反应就是李卫民是不是出门偷自行车去了。
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应该,李卫民两口子双职工,一个月八十块钱工资,可不会干这傻事。
如今偷窃被抓可是要游大街的,而且工作都要被开除,为了辆自行车不值当。
但这年头自行车票很难获得,轧钢厂一年下来就这么几张自行车票,领导都会优先给内已人,根本就轮不到李卫民。
所以阎埠贵想了想,觉得李卫民可能是从黑市中买的黑车,随后试探性的问了问。
“卫民,你这车黑市淘的?”
李卫民从怀里掏出自己的小绿本,在阎埠贵眼前拍了拍,呛声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