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的古村落里,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的红砖古厝鳞次栉比,燕尾脊高低错落,透着浓郁的闽南风情。可在村落深处,一栋略显破败的红砖厝前,却围满了愁容满面的村民 —— 屋主陈阿明家近一年来怪事不断:妻子常年卧病在床,儿子在工地打工时意外摔伤,家里的小杂货店也生意惨淡,几乎无人问津。
“林师傅,恁可得好好看看,这厝是不是犯了什么邪?” 陈阿明搓着粗糙的双手,眼神焦灼地看着林通。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裤腿上还沾着泥土,显然是刚从田里赶回来。古厝的大门敞开着,门楣上的 “紫气东来” 匾额已经褪色,门前的石狮子嘴角崩裂,看起来毫无生气。
林通走到古厝前,拿出罗盘仔细测量,目光却被大门正对的巷口吸引 —— 一条狭窄的巷弄像一把利剑,直直地朝着大门冲来,巷口还立着一根电线杆,顶端的电线纵横交错,像是一把张开的蜘蛛网。“问题就在这里!” 林通沉声道,“‘门对路,人受苦;有照壁,气不泄’,恁家大门正对巷口路冲,又对着电线杆,形成了‘箭煞直射’的凶局,煞气直冲屋内,家人怎么能平安?事业怎么能顺利?”
陈阿明恍然大悟:“难怪!去年村里拓宽巷弄,把原来的矮墙拆了,巷口就正对着我家大门了。当时我就觉得不对劲,可没想到这么严重!” 林通点点头:“闽南传统建筑讲究‘藏风聚气’,大门最忌直冲巷口、电线杆、尖角这些‘煞气源’。煞气主凶,影响健康、财运和家运,恁家的情况,就是煞气反噬的结果。”
他围着古厝转了一圈,继续说道:“恁家的厝角头正好对着巷口的拐角,没有任何遮挡,煞气从厝角侵入,也是一个隐患。必须在门前增设照壁,挡住路冲煞;在厝角和巷口立‘石敢当’,镇住煞气;再调整门窗的位置,引导气流转向,这样才能彻底化解。”
“照壁?石敢当?” 陈阿明有些犹豫,“这得花不少钱吧?我家现在的情况,实在拿不出太多钱啊。” 周围的村民也纷纷议论起来:“是啊,阿明家最近够难的了。” “要不我们大家凑点钱,帮阿明一把?” 林通摆摆手:“不用花太多钱。照壁用红砖砌就行,不用太华丽;石敢当可以用村里废弃的青石板雕刻;门窗调整也只是稍微改动一下位置,花不了多少钱。”
陈阿明感动得眼眶发红:“谢谢林师傅,谢谢大家!只要能让家里好起来,我就是砸锅卖铁也愿意!” 林通笑了笑:“不用砸锅卖铁,大家一起帮忙,很快就能完工。‘做风水,先问神,后问人’,我们先去村里的土地庙掷筊问神,看看神明是否同意改造。”
一行人来到土地庙,林通拿起筊杯,对着土地公的神像拜了三拜:“土地公在上,陈阿明家大门遇路冲煞,拟增设照壁、立石敢当以化解,恳请土地公指示,此方案是否可行?” 说完,他将筊杯扔在地上,连续三次都是 “圣筊”。
“神明同意了!” 村民们欢呼起来。陈阿明更是激动不已,立刻组织大家准备材料。村里的后生们帮忙搬红砖、运青石板;老石匠主动请缨,免费雕刻石敢当;妇女们则送来茶水和点心,整个村落都洋溢着互帮互助的温暖氛围。
林通亲自指导施工:“照壁要建在大门内侧三尺处,高六尺,宽八尺,上面可以雕刻‘福’字或‘松鹤延年’的图案,既能挡煞,又能聚气。” “石敢当要立在巷口和厝角,刻上‘石敢当,镇百煞,挡灾殃’九个字,字要端正有力,才能发挥作用。” “窗户要往东边调整一尺,避开煞气,让阳光照进屋内,增加阳气。”
施工过程中,一个穿着花衬衫、背着公文包的陌生男人路过,看到大家忙碌的景象,忍不住嗤笑起来:“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这些封建迷信?照壁、石敢当能挡煞?简直是笑话!” 男人自称是 “风水顾问”,专门给城里的有钱人看风水,这次是来村里 “拓展业务” 的。
“你懂什么!” 村里的老石匠怒声道,“‘石敢当’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能镇宅驱邪,怎么是封建迷信?” 男人不屑地说道:“老祖宗的东西都是过时的!我用的是‘现代风水学’,靠的是科学仪器,比你们这些土办法管用多了。” 林通没有理会他,只是继续指导施工 —— 他知道,风水的效果,不是靠嘴说的,而是靠事实证明的。
三天后,照壁和石敢当都已完工。新砌的照壁红砖鲜艳,上面雕刻的 “福” 字饱满有力;巷口和厝角的石敢当青石板厚重,字迹清晰醒目;门窗也已调整完毕,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屋内,显得格外明亮。林通在照壁前主持了 “安壁仪式”,点燃香烛,诵念《安壁咒》:“照壁立门前,煞气挡外边;福气聚屋内,平安保万年。” 他将一张 “镇煞符” 贴在照壁内侧,又在石敢当旁洒了些雄黄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