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老城区的古厝群里,李氏祖厝像一位垂暮的老者,静静矗立在巷弄深处。这座有着两百年历史的闽南古厝,红砖墙体泛着深沉的暗红色,三进三开间的格局彰显着昔日的辉煌,可最引人注目的燕尾脊,却显得破败不堪 —— 西侧的翘角断裂了大半,只剩下光秃秃的脊身,脊上的陶塑剪粘脱落大半,有的甚至摔碎在地上,露出里面的木骨,像是老者缺失的牙齿。
“林师傅,恁看这厝,还能救吗?” 李氏家族的现任族长李建国声音沙哑地问道。他穿着一身熨烫平整的中山装,却难掩眉宇间的疲惫与焦虑。近五年来,李氏家族变故不断:大哥在海外经商遭遇骗局,赔光家产;二哥的工厂因环保问题被查封;三哥举家移民加拿大,再也没回来;就连家里的小辈,也大多在外漂泊,不愿回到这座古厝。
林通走到祖厝前,仰头望着破损的燕尾脊,眉头紧紧皱起。他拿出罗盘,放在门前的石埕上,指针微微颤动,边缘泛着淡淡的黑气,却又不像之前遇到的煞气那般浓烈,更像是一种缓慢的 “漏气”。“问题就在这燕尾脊上。” 林通沉声道,“‘脊断家运断,瓦落人心落’,燕尾脊是闽南古厝的‘气脉之顶’,象征着家族的气运与地位。现在燕尾断裂,气散不聚,家族自然会家道中落,子孙离散。”
李建国恍然大悟:“难怪!五年前台风‘莫兰蒂’过境,把西侧的燕尾脊吹断了,当时家里人都觉得只是屋顶坏了,修不修无所谓,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林通点点头:“闽南建筑的每一处都有风水讲究,燕尾脊上翘的形态,是‘升天纳气’的象征,能将天地间的吉气引入屋内,同时护住屋内的气场不外泄。现在翘角断裂,吉气进不来,浊气散不去,气场紊乱,家族运势怎么能好?”
他绕着祖厝走了一圈,继续说道:“不仅如此,脊上的陶塑剪粘多是‘龙凤呈祥’‘福禄寿喜’等吉祥图案,能增强气场的吉性,现在大多脱落,等于失去了一层保护。屋顶的瓦片也有不少破损,雨天漏水,进一步侵蚀木梁,导致‘漏财’—— 这就是为什么恁大哥经商失败、二哥工厂查封的原因。”
李建国的眼眶红了:“林师傅,恁一定要想想办法!我们李家不能就这么败落了!” 周围的几个李氏族人也纷纷恳求:“是啊,林师傅,救救我们李家!” 林通安慰道:“别慌,还有补救的办法。首先要重修燕尾脊,按照原来的样式复原翘角,重烧陶塑剪粘;其次在屋脊两端安放‘滴水兽’,既能辟邪,又能引导雨水,防止漏水;最后在脊上悬挂铜铃,铜铃的声音能凝聚气场,驱散浊气。这样就能恢复‘藏风聚气’的格局。”
“重修燕尾脊要花不少钱吧?” 一个族人担忧地问道。李建国叹了口气:“家里现在的情况,怕是拿不出这么多钱了。” 林通想了想,说道:“可以申请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这座祖厝有两百年历史,符合文物保护的条件,只要申请成功,就能获得资金支持。另外,也可以发动在外的族人捐款,毕竟这是李家的根,相信他们不会眼睁睁看着祖厝衰败。”
李建国眼前一亮:“对!我怎么没想到!我这就联系在外的族人,同时准备文物保护申请材料。” 林通补充道:“‘做风水,先问神,后问人’,我们还要先去村里的土地庙掷筊问神,看看神明是否同意重修。另外,重修的日子要选在‘龙抬头’那天,龙为水神,能护佑屋脊,寓意‘重振家运’。”
一行人来到土地庙,林通拿起筊杯,对着土地公的神像拜了三拜:“土地公在上,李氏祖厝燕尾脊破损,气散家衰,拟重修屋脊,恢复风水,恳请土地公指示,此方案是否可行?” 说完,他将筊杯扔在地上,连续三次都是 “圣筊”。
“神明同意了!” 族人们欢呼起来。李建国立刻行动起来,一边联系在外的族人,一边撰写文物保护申请。让他意外的是,在外的族人得知消息后,纷纷表示愿意捐款,有的甚至表示要回来参与重修。“还是林师傅有办法!” 李建国激动地说道,“没想到大家对祖厝的感情这么深。”
三个月后,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申请成功,重修工程正式启动。林通邀请了闽南传统建筑修复的老工匠,按照 “修旧如旧” 的原则,修复燕尾脊。老工匠们先拆除破损的脊身,更换腐朽的木梁,再用传统的 “红土灰” 砌筑新的翘角,最后重烧陶塑剪粘,复原 “双凤朝牡丹”“八仙过海” 等图案。林通则在一旁指导,确保屋脊的朝向、角度符合风水要求。
“燕尾的翘角要与屋脊成四十五度角,才能更好地纳气。” 林通对老工匠说道,“陶塑剪粘的排列要对称,不能有偏差,否则会影响气场的平衡。” 老工匠们经验丰富,很快就掌握了要领,修复工作进展顺利。
“龙抬头” 那天,重修工程完工,举行了 “安脊仪式”。李氏家族的族人几乎都来了,连在外的族人也特意赶了回来,古厝前挤满了人,热闹非凡。林通穿着唐装,手持桃木剑,站在祖厝前的高台上主持仪式。“吉时到!” 他大喝一声,点燃香烛,诵念《安脊咒》:“青龙白虎护屋脊,朱雀玄武镇四方。燕尾翘首纳吉气,家族兴旺万年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