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毁孙正国别墅下的聚煞穴后的第五天,锦江的天空虽已澄澈如洗,但城郊的几个村落里,却仍有零星的诡异事件发生 —— 溪头村有村民说半夜看到窗纸上有黑影晃动,清塘村的老井里偶尔还会冒出腥气,就连市区的老旧小区,也有人反映家里的钟表无缘无故停摆。林通知道,这是聚煞穴残留的煞气散入民间,虽不足以致命,却足以扰乱民心,若不及时化解,很可能滋生新的邪祟。
“林师傅,您可得想想办法!我家阿婆这几天总说看到‘白影子’,吓得饭都吃不下!” 溪头村的林阿福一大早就在开元寺门口等候,见到林通,急忙上前拉住他的手。身后跟着十几个村民,个个面带焦虑,七嘴八舌地诉说着村里的怪事。
林通安抚道:“大家别慌,这些都是残留的煞气作祟,用闽南老祖宗传下来的民俗法子就能化解。” 他转身对小陈说:“去准备些材料 —— 铜钱、红绳、桃木枝、八卦镜、粗盐、大米,越多越好,我们去村里教大家布置辟邪阵。”
上午十点,溪头村的土地庙前挤满了村民。林通将准备好的材料分发给大家,拿起一串用红绳串起的铜钱剑,开始讲解:“这铜钱剑要用乾隆、康熙年间的古钱,用红绳按‘七星北斗’的顺序串起,剑柄用桃木雕刻,挂在大门内侧,能挡‘穿心煞’‘路冲煞’,邪祟不敢进门。” 他演示着铜钱剑的挂法,“记住,剑尖要朝下,对着门槛,不能歪斜,否则就失去效果了。”
村民们认真地学着,有的拿出手机拍照,有的让家里的年轻人记笔记。李娟抱着女儿萌萌,手里拿着一串铜钱剑,疑惑地问:“林师傅,我们租的是老厝的二楼,没有大门,挂在房门上有用吗?” 林通点点头:“有用。房门、窗户都可以挂,要是觉得不够,还可以在床头放一把小的铜钱剑,能防‘噩梦煞’。”
接着,林通又拿起一面八卦镜:“这八卦镜分‘凸镜’和‘凹镜’,用法不同。凸镜用来‘化煞’,比如家门口对着电线杆、尖角、厕所,就挂凸镜,把煞气挡回去;凹镜用来‘聚气’,要是家门口开阔,没有煞气,挂凹镜能聚财纳福。” 他指着不远处一栋老厝:“像阿婆那家,门口对着巷口路冲,就该挂凸镜,高度要和门楣齐平,镜面朝外,不能对着邻居家,不然会把煞气引到别人家,邻里不和。”
“那盐米袋呢?我阿嬷说以前家里闹鬼,就挂盐米袋。” 年轻的林小宇举着一个布袋子问道。林通笑了笑:“盐米袋是闽南最古老的辟邪法子之一。粗盐能净化气场,大米是‘五谷之精’,能聚阳气。把盐和米按一比一的比例混合,装在红布袋子里,挂在门楣、窗台或者屋檐下,能防‘阴气侵宅’。要是家里有病人,还可以在盐米袋里放一小撮艾草,效果更好。”
讲解完用法,林通带领村民们分组行动,挨家挨户指导布置。在王阿婆家里,林通看到她家门口正对着巷口,巷口的路灯又恰好在大门正前方,形成 “灯煞”,难怪阿婆总看到黑影。“阿婆,您这门口要挂一面凸镜,再在门楣挂两串盐米袋,窗户上挂铜钱剑。” 林通一边指导小陈帮忙挂镜子,一边说道,“另外,晚上十点后把路灯的总开关关掉,避免煞气过重。”
王阿婆连连点头:“听林师傅的!我这就去关开关。” 看着挂上的八卦镜和铜钱剑,阿婆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有这些东西在,我晚上就能睡个安稳觉了。”
在李娟租住的老厝二楼,林通发现她的窗户正对着隔壁的屋顶,屋顶上有几根裸露的钢筋,像尖刀一样指向窗户,形成 “尖角煞”。“这是‘天斩煞’的一种,容易让人失眠、头疼。” 林通说道,“除了在窗户上挂铜钱剑,还要在窗台摆两盆仙人掌,仙人掌的尖刺能挡住煞气,再在窗台上撒一圈粗盐,净化气场。” 李娟按照林通的话一一照做,刚摆好仙人掌,就感觉房间里的阴冷气息淡了不少。
整整一天,林通和小陈走遍了溪头村的每一户人家,从老厝到出租房,从商铺到祠堂,一一指导村民布置辟邪物。夕阳西下时,村里的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八卦镜、铜钱剑和盐米袋,红布的颜色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鲜艳,整个村子的气场都变得祥和起来。
“林师傅,您看!我家的钟表开始走了!” 村民林阿狗突然大喊道。大家围过去一看,原本停摆了三天的老式挂钟,果然开始 “滴答滴答” 地走起来,指针正好指向六点整。“真神了!” 村民们纷纷感叹,对林通更加敬佩。
林通却没有放松:“这些法子只能暂时化解残留煞气,要想彻底安宁,还要靠大家维护村里的风水。比如,不要在祠堂周围堆放垃圾,不要在龙脉上乱搭乱建,不要往老井里扔东西。” 他顿了顿,“另外,明天我会请开元寺的僧人来村里举行‘洒净仪式’,净化整个村子的气场,到时候大家都来参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