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纷纷答应,林阿福更是拍着胸脯说:“林师傅放心,我们一定守好村里的风水!以后谁要是敢破坏,我们第一个不答应!”
第二天上午,慧能师傅带领十位僧人来到溪头村,在土地庙前举行 “洒净仪式”。僧人们手持洒净瓶,将大悲水洒向全村的各个角落,嘴里诵念着《大悲咒》。村民们手持香烛,跟在僧人后面,虔诚地跪拜祈福。大悲水洒过的地方,原本残留的阴冷气息彻底消散,连空气都变得清新起来。
仪式结束后,慧能师傅对林通说:“林师傅,这些民俗辟邪之法,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古人的智慧。盐米聚阳,八卦化煞,铜钱镇宅,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啊。” 林通点点头:“是啊,风水本就源于生活,这些民俗法子,就是老百姓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护家之道。比那些复杂的阵法更贴近生活,也更容易传承。”
就在这时,小陈接到一个电话,挂了电话后兴奋地说:“师傅,清塘村、东溪村的村主任都打电话来,说要请您去教他们布置辟邪物!” 林通笑了笑:“好啊,我们明天就去。要让锦江的每个村子都用上这些法子,让残留的煞气无处可藏。”
接下来的一周,林通和小陈走遍了锦江的十几个村落和老旧小区,手把手地教村民和居民布置八卦镜、铜钱剑和盐米袋。市电视台的记者听说后,还专门做了一期 “闽南民俗辟邪智慧” 的专题报道,介绍这些简单实用的辟邪方法,引起了全市市民的关注。不少市民自发地购买材料,布置自家的辟邪物,锦江的大街小巷都挂上了红布盐米袋和八卦镜,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市区的老旧小区 “锦江新村”,居民们不仅布置了辟邪物,还自发地组织起来,清理小区里的垃圾和杂物,修复破损的绿化带,甚至在小区的中心花园种上了桃树、榕树等风水树。“以前小区里到处是垃圾,阴森森的,现在干净了,又挂上了辟邪物,感觉心里踏实多了。” 小区居民张阿姨笑着说,“晚上散步的人也多了,邻里关系也和睦了。”
林通站在锦江新村的中心花园里,看着孩子们在树下玩耍,老人们在长椅上聊天,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小陈走到他身边:“师傅,现在锦江的残留煞气基本都化解了,市民们也都学会了辟邪方法,我们是不是可以休息一下了?” 林通摇摇头:“还有最后一件事 —— 祠堂和宫庙的辟邪布置。这些地方是村里的风水核心,必须重点保护。”
当天下午,林通来到溪头村的林氏宗祠。宗祠的大门有些陈旧,门楣上的木雕已经破损,屋檐下的风铃也不见了踪影。“宗祠是家族的根,风水最重要。” 林通对宗祠的管事说,“大门要重新油漆,门楣上要挂一面大号的八卦镜,屋檐下挂八串铜铃,铜铃能‘化煞纳福’,风吹过的时候,铃声能净化气场。另外,宗祠里要多点燃香烛,增加阳气,每月初一十五还要举行祭祖仪式,凝聚家族的气场。”
管事连连点头,立刻安排工匠修缮宗祠。几天后,林氏宗祠焕然一新,朱红色的大门格外醒目,门楣上的八卦镜闪闪发光,屋檐下的铜铃在风中发出清脆的响声,整个宗祠的气场变得庄严而祥和。
夕阳西下,林通站在林氏宗祠前,看着村民们陆续来上香祈福,心中感慨万千。他摸了摸腰间的 “风调雨顺” 玉佩,又看了看远处挂着辟邪物的家家户户,突然明白 —— 真正的风水,不是复杂的阵法,也不是高深的理论,而是老百姓对家园的热爱,对传统的坚守,对自然的敬畏。那些挂在门楣上的八卦镜、铜钱剑和盐米袋,不仅是辟邪的工具,更是人们守护家园的信念。
小陈走到他身边:“师傅,市领导又打电话来,说要在全市推广这些民俗辟邪方法,还要把您的讲解做成手册,发给每个家庭。” 林通笑了笑:“好啊。只要能帮到大家,我做什么都愿意。” 他抬头望向天空,晚霞满天,开元寺的钟声传来,与宗祠的铜铃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锦江的上空,温暖而安宁。
他知道,守护风水的路还很长,但只要这些民俗智慧能代代传承,只要人们心中的信念不灭,锦江就永远会是一片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土地。而他,也会继续行走在闽南的大街小巷,将这些古老的智慧传递给更多的人,让闽南的风水传奇,永远延续下去。
喜欢闽南风水传奇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闽南风水传奇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