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战后困局,思及良师
石码码头突袭战结束后的第二天清晨,小陈坐在漳州国安局的会议室里,面前摊着《邪阵秘典》和七处邪阵节点的分布图,眉头拧成了疙瘩。虽然成功缴获了大量邪术材料,摧毁了黑风堂的秘密仓库,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 审讯中,黑风堂成员交代,咕噜会头目黑鸦已在隐龙寺启动主阵的 “引气仪式”,七个邪阵节点的煞气正以几何倍数增长,而小陈尝试的几种破煞方法,在高强度的蚀灵煞面前收效甚微。
“小陈师傅,刚才开元寺传来消息,古柏的枯萎速度加快了,树干已经出现了裂痕,慧能师傅说最多还能撑三天。” 李锐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紧急报告,“还有,我们在 C36 集装箱的夹层里发现了这个。”
小陈接过报告,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 —— 照片上是一座隐匿在云雾中的道观,道观门口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 “静心观” 三个古朴的大字。照片背面,是一行用朱砂写的小字:“若遇绝境,可往武夷寻静心观。”
“这是…… 林通师傅的字迹!” 小陈的心脏猛地一跳,他想起十年前林通离开时,曾在《风水要义》的扉页写下 “若龙脉有危,可往武夷山寻我”,当时他以为只是师傅的随口嘱托,如今看来,师傅早已料到今日的危机,特意留下了线索。
“林通师傅?就是你经常提起的那位风水大师?” 李锐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如果能请他出山,或许能破解咕噜会的邪阵。”
小陈点点头,又摇了摇头:“师傅当年离开时,说要‘归隐修行,不再插手俗事’,我不确定他是否愿意出山。而且武夷山连绵数百里,静心观又隐匿在深山之中,想要找到绝非易事。”
“但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了。” 李锐语气沉重,“七个邪阵节点的煞气越来越浓,漳州已经有三个村庄出现了‘集体梦魇’,村民们说梦见黑影钻进家里,醒来后浑身发冷,医院的发热门诊已经人满为患。再拖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小陈看着照片上的静心观,又想起开元寺枯萎的古柏、天后宫蒙尘的妈祖像,以及村民们惶恐的眼神,终于下定决心:“我去武夷山!就算挖地三尺,也要找到师傅,请他出山!”
第二节 远赴武夷,山路崎岖
当天下午,小陈就带着林通留下的照片和《风水要义》,踏上了前往武夷山的旅程。高铁从漳州出发,一路向北,窗外的景色从闽南的丘陵稻田,渐渐变成了闽北的崇山峻岭。小陈的心情却越来越沉重 —— 他不知道此行能否找到林通,更不知道师傅是否愿意打破隐居的平静。
抵达武夷山站时,已是傍晚时分。小陈没有停留,立刻找了一位当地的向导 —— 六十多岁的老猎户周阿公,此人世代居住在武夷山脚下,对深山的地形了如指掌。“周阿公,您知道‘静心观’在哪里吗?” 小陈拿出照片,递给周阿公。
周阿公接过照片,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突然倒吸一口凉气:“这是‘云雾深处的静心观’啊!传说这道观藏在武夷山的‘三险谷’里,那里山高路险,常年云雾缭绕,还有野兽出没,很少有人敢进去。而且据说观里的道长脾气古怪,从不接见外人。”
“不管多险,我都要去!” 小陈坚定地说道,“那里住着我的师傅,现在闽南有难,只有他能帮忙。”
周阿公见小陈态度坚决,点了点头:“好吧,我带你去。但丑话说在前面,三险谷里没有路,全靠手脚并用,晚上还要在山洞里过夜,你要是怕了,现在还能回头。”
小陈拍了拍背包里的桃木枝和罗盘:“我不怕!只要能找到师傅,再苦再险都值得。”
第二天清晨,小陈和周阿公带着干粮、水和登山工具,朝着三险谷的方向出发。刚进入山区,道路就变得崎岖起来,先是狭窄的石阶,后来干脆变成了陡峭的山坡,只能抓住藤蔓向上攀爬。周阿公走在前面,一边开路一边提醒:“小心脚下的滑石,这里每年都有猎户掉下去摔伤。”
小陈紧紧跟在后面,手里的罗盘突然微微颤动起来。他低头一看,指针正指向山谷深处,边缘泛起淡淡的金光 —— 这是靠近 “正气之地” 的征兆,说明静心观就在附近。“周阿公,前面是不是快到了?” 小陈兴奋地问道。
周阿公抬头望了望前方的云雾:“前面就是三险谷的第一道险 ——‘一线天’,穿过那里,再翻过‘鹰嘴崖’,才能看到静心观。但一线天只能容一个人通过,两边的石壁上还会掉碎石,很危险。”
果然,走了大约半个时辰,两人来到一处狭窄的山谷前,山谷两侧的石壁高耸入云,中间只有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阳光从缝隙中照射下来,形成一道细长的光柱 —— 这就是 “一线天”。
“跟紧我,低头弯腰,脚步踩稳!” 周阿公率先走进缝隙,小陈紧随其后。缝隙里的空气潮湿阴冷,石壁上的水珠滴落在头上,冰凉刺骨。突然,上方传来 “哗啦啦” 的声响,几块碎石掉了下来。“快躲!” 周阿公一把将小陈推开,碎石砸在地上,溅起一片尘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