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还有一桩美事:经过年余相处,陆风与黄月英的亲事早已敲定,只待姑娘及笄便纳为侧室。在这讲究姻亲结盟的时代,这门婚事自然让两家关系更为紧密。
——“另外,”陆风补充道:“其余人员连同家眷也要全部迁移!我已让陆一和商会着手安排,稍后黄老可直接对接。”
虽然担忧故土难离之情可能引发抵触,但黄承彦豪迈笑道:“主上放心!谁敢说半个不字?”
见对方如此表态,陆风欣慰颔首。
(
我帮你
"对了!出征在即,主公该去和月英那孩子道个别,免得她使小性子!"
黄承彦又补充提醒道。
确实有这个可能。
"也好,我这就去。工坊这边就拜托您了。"
陆风微微一笑,转身便去寻黄月英。
"陆风哥哥!"
刚走进院子,小姑娘就欢快地飞奔过来。
陆风连忙张开双臂接住她,轻轻捏了捏她的鼻尖:"淘气鬼,今天功课学得怎么样?"
为培养黄月英的天资,他特地请了先生教她读书写字。闲暇时也会传授些机关术和木工的基础知识。
"那还用说!"
黄月英骄傲地仰起小脸:"先生教的我都学会啦!对了,我最近还做了个小天平,陆风哥哥要看看吗?"
"哦?我们小月英都会做发明了?真厉害!快带我去看看。"
跟着欢快的黄月英来到她的小工坊,果然看到一个精巧的小天平。
"真不错!以后要继续努力,做出更多精巧的物件。"
轻抚着女孩的头发,陆风由衷地称赞。
受到表扬的黄月英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
这时陆风才说明来意,告知即将带兵出征的消息。"不过别担心,你们很快就能跟上大部队,我们在青州没几日就能再见。小月英这么乖巧,一定不会哭鼻子的,对吧?"
看着小姑娘眼眶渐渐泛红,陆风又赶紧补上这么一句。
黄月英立刻止住了眼泪,用力点头道:“嗯!月英长大了!一定要在青州和陆风哥哥重逢!”
陆风笑着称赞:“月英真乖!”
两日后,陆风率军启程。南阳城中的官吏和豪族纷纷前来相送。
这一年来,陆风的宽松治理让当地豪族获益良多,加上陆氏商会的经营,南阳发展颇为顺利。众人对他既感激又不舍,毕竟新太守未必能如他这般开明。
“诸位不必远送,后会有期!”陆风在北门外拱手告别,随即策马扬鞭而去。
军中家眷、黄氏族人和工匠们也陆续收拾行装,分批启程前往青州。
庐江太守府后花园内,陆康将一封信递给蔡邕:“风儿来信说调任青州,兼任东莱太守与刺史,还要平定黄巾之乱。”
蔡邕阅后皱眉:“东莱不及南阳富庶,这是明升暗降?莫非他得罪了朝中权贵?”
陆康笑道:“正是,他触怒了天子、何进与袁氏。”
蔡邕闻言,顿时神色凝重。
这三方势力可都是大汉最顶尖的三大权贵集团。
陆风这小子居然一下子全给得罪光了?
活腻歪了?
“你居然还能笑得出来?”
蔡邕气得直瞪陆康。
当爹的心也忒大了点吧?
这事儿连蔡邕都觉得离谱。
他不由得想起一年多前,陆风刚去讨伐黄巾那会儿,陆康这老不羞跟夫人嘀咕着要再练个咳咳!再生一个。
他当时还以为是玩笑话!
哪知道,这两位是来真的。
有时候他都怀疑陆风到底是不是亲生的。
“哈哈!”
陆康见蔡邕恼了,笑着摆摆手让他别急:“伯喈兄放宽心!”
“那小子什么性子你还不知道?他啥时候干过没把握的事?”
“大半年前回来那次他就跟我说了,天子想拿他当刀使,对付大将军和袁家!”
“他不想蹚浑水,故意在南阳摆烂,这才惹毛了天子!”
“至于袁家和何进?”
“他们敌视风儿,还不是因为天子想借风儿打压他们,加上风儿太能打,威胁到他们了!”
“现在这局面,对风儿反而是上上签!”
“离洛阳远远的,避开是非窝,大将军和袁家反倒不会死盯着他!”
“至于天子?”
“他对地方的掌控早就不比当年了,反倒是最不用担心的!”
“以风儿的机灵劲儿,应付起来绰绰有余!”
“倒是你!”
说到这儿,陆康看向蔡邕:“风儿信里提了,等他在青州站稳脚跟,想请你和琰儿过去定居。”
“还打算在那边办座书院,请你出山坐镇,你意下如何?”
陆风这是提前打招呼,探探蔡邕的底。
蔡邕听陆康这么说,心里的石头总算放下了,他抿了口茶道:"我能有什么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吧!"
"就算我这当爹的不答应,琰儿那丫头也未必听劝。早前她就惦记着要去南阳呢!"
"要不是我和风儿拦着,这丫头怕是早就跑没影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