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燕京,冬日的肃杀与清冷。
八一厂的厂区里,地上结着一层薄薄的冰,那是夜里的水汽遇冷后凝结而成,在微弱的光线下泛着清冷的光。
厂区内的树木,叶子早已凋零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北风呼呼地刮着,穿着军大衣包裹严紧的张华,实在受不了北方的寒冷。
空气异常干燥,每一次呼吸,鼻腔都能感觉到一阵干涩。
唯一的好消息是,出门没人能认的出自己。
来到编剧部,张华就开始收拾起东西。
明年要拍摄重要的大决战项目,他被转岗了。
徐晓芸来到办公桌前,不舍的说道:
“张华同志,有需要我帮忙的?”
张华抱起收纳盒,“晓芸姐,我就这点东西,哪里还需要你帮忙。”
他刚来厂里没多久,就一些文稿、办公用品,以及老干部喝茶养身的器具。
“张华小同志,可别忘了多回编剧部看看啊!”
周平、陆国丰等人,也一一凑上前招呼道。
编剧部适合搞文学的人待着,留不住一个搞项目的人。
对方跟着从编剧部走出去的陈副厂长,不枉以后给编剧部的后人,走出一条事业发展的路子。
张华跟编剧部众人一一道别,来到主楼的另一层。
就到达了创作部二组的办公室。
见到张华的到来,陈俊也不见外,直接招呼道:
“张华,你先跟我去开个会!”
……
创作部的小会议室里,主位上坐着刘厂长,右侧副席的沈季渊及几名资深导演。
周海燕在最尾席。
反观左侧前两席空着,后面只有稀疏的几人。
直到陈俊领着张华进来,才填上前面的空位。
坐在陈俊旁边的张华,发现有些不对劲。
在一帮资深中、老年导演里,自己一个刚转岗过来的新人,竟然坐在前面。
辈分完全乱套了啊!
刚微微撑起身子,陈俊就按住张华的肩膀,示意他不用动。
这一举动会议室众人都看在眼里,这是陈俊对张华在创作部地位的认可。
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厂里传闻张华是《山楂树之恋》的实际导演不论真假。
光是以扮演老三在国内火起来的名气,就能碾压在座的一众人。
更何况人家还是编、演、导、后期制作,各部门主任看好的全能电影人才。
创作部不疼着,其他部门可想宝贝着呢。
主位上的刘厂长打破平静,开口道:
“既然人到齐了,那么我们就讨论组织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片项目的议题。”
这项目是张华先整出来的,理所当然是这场会议的核心之一。
……
张华从编剧部转到创作部,最难受的不是汤士明痛失一员大将,反而是杨副厂长和他的宝贝儿子杨伟。
此刻两人正在办公室争论着,杨伟心急如焚的哀怨道:
“爸,张华现在成了厂职工劳模,以后还怎么把他赶出去啊!”
自己的眼中钉混的比自己越来越好,突然间还成了自己需要学习的标杆。
这跟谁说理去?
他觉得父亲就应该阻止这种事情发生!
杨副厂长闻言,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看向杨伟。
难道不知道张建国的儿子在创作部站稳脚跟,他在八一厂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毕竟都混成自己人了,创作部谁还跟他这个外人玩。
没想到自己的儿子思想觉悟这么低,杨副厂长控制不住脾气,瞬间大声怒骂道:
“你还想把他赶出去,你还是想想你爸我,怎么不被人赶出八一厂吧!”
只有自己愚蠢的儿子,还看不清现在八一厂的政治局势。
这一声怒吼顿时把杨伟镇住,吓的他话都不敢再说。
好一会,情绪平息下来的杨副厂长低声说道:
“小伟,你再不争气点,就只能一辈子被人压在下面。”
“可是我…我不是一直等你的安排?”杨伟一脸的委屈。
杨副厂长的男主角许诺,他心里可是一直盼望着。
提到这破事,杨副厂长就感到头疼,沉吟片刻,泄气道:
“我也把你安排到编剧部吧!”
杨伟听到要自己调部门,脸色惊变,直接拒绝道:
“爸,我哪里会写东西,我才不去。”
而看着自家儿子这副态度,杨副厂长的脸上一阵抽搐。
心里恨不得当初把他射墙上。
……
回到创作部会议室,主题也是讨论到拍摄器材。
沈季明语气平淡道:“明年技术部最好的器材,将优先给予到创作二组。”
献礼片关乎到八一厂的集体荣誉,一切内部斗争都要暂时放下。
坐在次席的陈俊也是频频点头,非常满意这次会议讨论的内容。
但身旁的张华有些犹豫,沉吟了一会,
“我觉得厂里现在的拍摄设备已经被淘汰了,需要重新换一批。”
话音刚落,众人一脸懵逼的看向张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