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影的两个动画大制作的立项,在燕京本地可是闹出不小的动静。
虽然八零年代国内动画制作,主要以上美厂为主导。
但央视台从事动画制作的制作组,里面不少美术老师心里惦记着。
他们制作了这么久的简单小动画,有大项目肯定想要争取一番。
明白周伟话里的意思,卢书记直接说道:
“主导项目的是华影制片经理张华同志,他刚从泸市挖回来两个美术负责人。”
“啊!”
周伟诧异道,随后疑惑的问起:“是八一厂的那个年轻人?”
卢书记点了点头,电影行业的高层现在都在盯着华影。
而且儿童制片厂设立动画部门,最受益的就是这电影学院。
随后他提醒道:
“我觉得学校非常有必要借这次机会,邀请张华同志开设一个公开课,让学生们便能更切实地接触到电影行业的新潮流,同时和学校建立起长期的联系。”
这么好的机会在眼前都没有把握住,明显就是没有及时打好关系。
同时他心里觉得张华这位国际认可的导演,对学校来说是一个宝贵的资源。
“嗯!”
成院长轻轻颔首,“这事确实要提上日程,今天就以学院的名义给华影发函吧!”
国内要组织文化、电影人士到港岛交流,他怕事情又给耽搁一拖再拖。
……
两个动画挂在华影虽然不是张华亲自执导,但他对剧本的事还是很上心的。
张华上班的第二天,便带着徐晓芸找到汪曾棋。
一路上徐晓芸都在着急表现,自己这段时间的辛苦:
“张华同志,我跟汪老师找了不少国宴大师,相信动画制作出来,不光小朋友会喜欢,大家也会被里面的美食馋哭。”
“辛苦了,后面和动画部负责人对接剧本的事就交给你。”
“当然没有问题!”
徐晓欣喜地回道,她享受别人的认可。
张华已经跟她通气调到华影的消息,可把她高兴坏了。
毕竟集团公司的工资高,以后还有福利房分配。
对于徐晓芸这个普通人来说,是人生难得的机遇。
她也受够了待在编剧部和一群老传统养老。
两人很快来到了汪曾棋的住处,坐下后便开始讨论起动画剧本。
张华翻看着美食素材稿,心里很是认可,
“只要按照我的大纲,体现主角游历各地学艺,一路打怪升级的成长冒险历程故事。……还有那些黄金炒饭美食,可以设定发光料理之类的夸张表达。”
汪曾棋擅写美食散文,对地方风味和烹饪细节的描写细腻鲜活。
但剧本创作文化艺术成份的同时,需要能兼顾通俗的爽点。
汪曾棋一听,没有给好脸色,“你有这么多创作想法,剧本怎么不自己写?”
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有理由怀疑这个年轻人,就是把他当码字的工具人看待。
不过张华写的剧本大纲,他不得不承认确实不错。
这个年轻人在叙事设计方面上很强!
张华叫苦道:“你老又不是不了解我的情况,让我写剧本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写完?”
一旁的徐晓芸附和道:“张华同志前段时间出差泸市给项目找导演,接着就要赶去参加港岛的文化交流活动。”
“港岛那边的电影技术确实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汪曾棋若有所思的说起,随后调侃道:“别总是拍情爱的电影,只会教坏年轻人。”
他语气中满是嫌弃。
今天《燕京日报》对年轻人的批评,他觉得说的挺有道理。
国内现在的社会风气本来就不好,电影在国内上映后,让看完电影的年轻人,助长男女关系的自由风气。
不想得罪老前辈,张华只能主动承认错道:
“您老说的是,我回去好好反省自己!”
年轻人应承的这么爽快,汪曾棋才不会信。
他嘴角噙着一丝笑意,佯装嗔怪道:
“行嘞,你小子就会哄我这老人家开心。今儿就到这儿,别忘了答应我闺女的签名海报。”
说完,他起身不知道从哪里找出一张电影海报。
汪曾棋的女儿早已成家,孩子都能满地跑了。
可得知自己在给张华写剧本,那追星的热情丝毫不比年轻人差。
这小年轻在影视圈里,现在可是响当当的人物。
才华横溢,一表人才。
这得祸害多少年轻女孩,真是造孽!
待离开汪曾棋的家,徐晓芸支支吾吾道:
“张老师,我听说你在国外拍的电影不让映?”
“没事,等国内的风气好一点再上映不迟!”
张华一脸轻松,仿佛这件事并未对他造成任何影响。
徐晓芸担心道:“你就不怕他们以后不让你拍电影?”
“要是你手下有个,一年给你赚一千万外汇的员工。就算他天天骂你,你舍得把他炒掉?”
想到自己一辈子都可能赚不到这么一大笔钱,徐晓芸毫不犹豫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