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送晚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欢声笑语与轻柔的音乐交织在一起。
陈柏强、张囯荣与何婉琼三人匆匆赶来,踏入宴会厅,看着热闹非凡的场景,顿时心神一震。
一时间之间忘记了来晚宴的目的。
因为今晚来的大佬太多了。
邵氏、嘉禾等一众港岛大电影公司的老板和高管,富商有包船王、李超人、霍英栋……等。
可想而知港岛的上层人士,肯定不愿意错过出席这次晚宴。
陈柏强忍不住轻声感叹:“这…,今日是有大陆的大人物出席?”
他父亲是中环金宝表行创始人,在港岛钟表行业颇具地位。
在上流的圈子里,陈柏强也算见多识广。
可参加这么多港岛名流富商齐聚的晚宴,他还是头一遭。
聪慧的何婉琼解释道:“这些大佬们平日里就热衷于支持文化交流活动,同时不需要担心太多政治因素在里头。”
三人环顾四周,便见到了正在和霍英栋、包船王大佬级人物谈笑风生的张华。
“金融市场有句老话,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现在港岛正是鼎盛时期,反观内地正处于低谷。”
“相信以两位大佬的眼光和魄力,一定清楚内地现在是一次极具价值的抄底投资。”
王社长听着张华如此大胆的言论,心里暗暗叫苦。
早知道这年轻人不是纯粹的文化人,他就不该给霍生在这样重要的场合介绍了。
这要是破坏了交流活动的后续发展,影响内地与港岛各界的关系怎么办?
包船王若有所思:“年轻人的想法确实不错,可是内地还没有开放相关政策吧!”
今年正值他的事业巅峰,掌控航运帝国拥有超过200艘船,被誉为"世界船王"。
去年收购九龙仓,完成港岛上岸的布局。
正打算逐步将事业重心从航运转向陆地,上个月才跟内地递交信函投资一千万的图书馆。
“包老,房地产是带动就业最多的产业,正是解决国内当下的难题。只要我们联合将方案提上去,相信上面一定是会同意的。”
张华自信解释道,他觉得要玩就玩一波大的。
猥琐发育不是他的风格。
听到是要解决国内的难题,王社长顿时幡然醒悟。
特区一个小型的高楼都间接带动上万人的就业,华影真要在国内建几个C什么城好像确实能立马起效。
只是投入的资金哪里来?
谁敢一下子投入这么大?
霍英栋同样在考虑这些问题,沉吟了一会,
“可见你年纪轻轻不仅对国内电影事业有追求,对经济发展和投资方向也有着大局观。”
“过奖了!”
张华谦虚回应,随后提醒道:“华影的电影正在全球市场热映,只要影视城建立起来扩大生产拍摄,我有信心在未来三年内,集团公司达到每年上亿美元的利润。”
他选择继续给两位大佬展望未来,让对方知道投资华影,还有一个全球电影市场的投资呢!
果然,包船王一听很是心动。
影视城旅游和拍摄租赁两个主要运营功能,他作为一个商人觉得非常有搞头。
华影一部电影几千万美元的版权收益,他们这些大佬不可能不知情。
但前提是投入太大,就怕还没见到收益,担心就被内地的政策收回去了。
霍老不一样,看向张华眼中满是认可,提出心里疑惑道:
“你的眼界和能力,注定是一位前途不可限量的商业奇才,我担心的是你未来离开了华影!”
话音落下,包船王和王社长同时看向张华,期待他的答复。
赚钱的方法很多人都想的到,真正值得投资的是个人。
在国际电影市场得到认可的张华,无疑是最佳的投资对象。
张华犹豫了一下,“人活一辈子不一定都是为了钱,我相信霍老在国家危难之时,一样会捐出自己的所有财产。”
听到年轻人对自己的印象,霍老微微一笑,
“人都是自私的,我可不一定有你想象中的这么伟大。”
“霍生的意思是同意了?”
王社长震惊道。
霍英栋点了点头,“只要内地同意这位年轻人的想法,放开华影在港岛上市集资,我想大把华人愿意投资。”
“竟然英栋都没问题,我包家都没问题!”
包船王立马响应道,他觉得一群人投资,内地还是会看着脸面,不会随便乱来的。
得到两位大佬的认可,张华心里顿时放心下来。
知道方案基本稳了。
比起国内的一群老顽固,商业思维视野开阔的港岛,更认可提出的一些方案。
只要拉上这些大佬背书,肯定很大概率成事。
随后张华向二人推销着华影目前可开展的项目。
包船王、霍老了频频点头,了解完情况后。
凭借自己丰富的阅历和独到的见解,给出了诸多宝贵的建议,让张华受益匪浅。
更加明确表示对港资入股华影,在内地开发建设影视城的心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