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这群蓝色光蝶如同受到了某种指引,猛地朝着镜魔扑去。
镜魔似乎也未曾预料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那些构成它身体的镜片剧烈地波动起来,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它试图调动镜面的反射力量,将这些蓝蝶驱散、折射,甚至分解。
但蓝蝶并非实体攻击,它们轻盈得如同空气,穿过了镜片的反射,如同穿过无物之境,没有受到丝毫阻碍。
蓝蝶纷纷附着在镜魔的“身体”上,尤其是祭坛后方那面最大的、如同背景墙般的镜面上。
那面镜子足有十几米高,宽数米,是整个镜廊的核心,上面倒映着无数历史的碎片,此刻却成为了蓝蝶们的画布。
每一只蓝蝶接触镜面的瞬间,其翅膀上的鳞粉便在上面留下一个微小的、燃烧般的蓝色光点。
这些光点如同有生命般,迅速在镜面上移动、连接、延伸、组合。
它们不是在书写文字,也不是在描绘图案,而是在勾勒一个极其复杂、精确到原子键角的三维化学分子结构式。
这个分子式庞大而优美,仿佛是大自然最精妙的杰作。
它的核心结构融合了DNA双螺旋的韵律,两条链相互缠绕,带着生命传承的神秘;
同时又兼具某种未知晶体的几何美感,棱角分明,结构严谨。
每一个原子的位置、每一个化学键的角度,都精确到了极致。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分子式的键角与连接方式,隐隐中和了骨灰颜料中那种狂暴的“记忆毒性”所带来的扭曲感。
那些由痛苦记忆凝聚而成的不稳定能量,在这个分子式的结构面前,仿佛找到了宣泄与平衡的出口。
它像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历史创伤的枷锁;
又像是一个中和剂蓝图,专门针对那种极端痛苦情绪所形成的能量失衡。
这就是蓝蝶的化学键——一种不存在于现有科学体系中,却真实存在于历史可能性缝隙里的物质结构。
它能够平衡甚至净化骨灰颜料中承载的极端痛苦情绪,却不会抹杀其背后的历史本质;
它能够安抚那些被创伤扭曲的灵魂,却不会让人们忘记曾经发生过的悲剧。
它是痛苦与希望的结合体,是反抗与和解的媒介,是索菲亚用自己的鲜血、意志与记忆,在那一刻创造出的奇迹。
分子式在镜面上稳定地燃烧着,散发着宁静而强大的幽蓝光芒。
这光芒不再是镜廊中那种冰冷的反射光,而是带着温暖的、充满生命力的光,将死神的镜宫映照得如同科学的圣殿,庄严肃穆,却又充满了希望。
那些原本在镜廊中涌动的冰冷历史画面,在这幽蓝光芒的照耀下,似乎也变得温和了许多。
不再那么具有攻击性,仿佛那些痛苦的记忆正在被慢慢安抚、被理解、被接纳。
镜魔停止了波动。
所有的镜片都不约而同地转向那个燃烧的分子式,仿佛无数只眼睛在“阅读”,在“分析”,在试图理解这个超出其认知范围的存在。
它传递出的意念不再是之前的嘲讽或诱惑,也没有了愤怒或威胁,而是带着一种首次遇到未知事物时的、纯粹的惊讶,甚至是一丝凝重。
这个一直以来掌控着历史可能性、以痛苦为食的存在,第一次遇到了它无法预测、无法掌控的变数。
“这……不在……契约内。”
镜魔的意念第一次出现了类似“困惑”的波动,不再是之前那种冰冷而肯定的宣告。
而是带着一丝迟疑,一丝茫然,如同一个严谨的学者遇到了无法用现有理论解释的现象。
它的镜片微微颤抖着,那些倒映在上面的痛苦表情也变得模糊起来,仿佛正在被蓝蝶的化学键所影响、所改变。
索菲亚喘息着,用没有受伤的左手紧紧捂住流血的右手手掌。
鲜血从指缝间不断渗出,滴落在冰冷的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她的脸色苍白如纸,嘴唇也失去了血色,剧烈的疼痛让她几乎站立不稳。
但她的眼神却异常明亮,如同被点燃的星辰,闪烁着坚定与喜悦的光芒。
她不知道这个分子式是什么,也不知道它是如何实现的,更不知道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但她知道,这是她的反抗,是她打破规则的证明。
这是她融合了自身的痛苦、柏林与南京的双重记忆、父亲的艺术传承、母亲的家国情怀,以及那神秘蓝蝶力量后,偶然或者说必然创造出的一个变数。
这个变数,不在死神的契约里,不在历史的既定轨道上,只属于她自己。
她没有遵循死神设定的游戏规则,没有在“接受”与“拒绝”之间做选择。
而是引入了全新的、未知的变量,为自己,也为那些被历史创伤所困的灵魂,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索菲亚蹒跚着,不再看那沉默的镜魔,也不再理会那燃烧的分子式。
她径直走向祭坛,伸出未受伤的左手,紧紧握住了那支父亲的遗发画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