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发展势头已如火箭般蹿升,再也无法被忽视。MIUI论坛汇聚了百万级的核心“米粉”,成为互联网产品运营的典范;与富士康的合作让手机产能彻底摆脱桎梏,销量节节攀升;而根据林澈建议初步探索的生态链项目,虽然尚未推出成熟产品,但其勾勒出的广阔前景已足以让资本市场浮想联翩。
澈宇科技办公室内,林澈刚刚听完李娜关于比特币价格再次突破100美元大关的汇报,桌上的另一部专门用于重要商业联系的手机响了起来。是雷军。
“林澈,准备一下,C轮融资基本谈妥了,这几天就要正式签协议。”雷军的声音里带着经过磨砺后更加沉稳的自信,“这次估值有点夸张,你有个心理准备。”
“雷总您定的目标,再夸张我也信。”林澈笑着回应,心中却已如明镜一般。
“40亿美元。”雷军报出了这个在2013年足以震动整个中国互联网的数字。
即便早有预期,林澈的心跳还是漏了一拍。从天使轮的2亿美元,到B轮的10亿美元,再到C轮的40亿美元!这种指数级的估值增长,是小米团队疯狂执行力和巨大市场潜力的最好证明。
“恭喜雷总!这是小米应得的。”林澈由衷地说道。
“同喜同喜。”雷军笑道,“你当初那500万,现在可是值**1亿美元**了。真正的点石成金啊。”他顿了顿,语气变得稍微正式了一些,“按照这轮融资的惯例,早期股东可以有部分老股转让的机会,套现一些,锁定利润。很多天使投资人在这个阶段都会选择退出一部分。你需要吗?如果需要,我可以帮你协调,价格会很不错。”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500万人民币变成1亿美元,两年时间,超过120倍的回报!这是任何投资者都梦寐以求的成绩单。套现一部分,比如10%,就是1000万美元,足以让任何人实现财富自由,享受人生。
林澈几乎没有思考,答案早已刻在他的灵魂里。他追求的不是财务自由的享受,而是参与并创造一个时代的巅峰。
“雷总,谢谢您的好意。”林澈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但我一股都不会卖。我对小米的信心,不是基于它现在值40亿还是100亿,而是基于它未来能到达的高度。我相信,千亿美元,也绝非小米的终点。”
电话那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即便是对小米最具信心的雷军自己,在2013年,听到“千亿美元”这个词汇从别人口中用来形容小米,也感到了巨大的震撼。那时苹果市值不过4000多亿,谷歌3000多亿,千亿美元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
“林澈……你……”雷军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你真的这么看好?千亿美元?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我从未像现在这样肯定过。”林澈的语气没有丝毫动摇,充满了绝对的笃定,“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才刚刚开始,小米站在这浪潮的最中央。手机是入口,生态是延展,用户是根基。这三者结合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将催生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科技消费巨头。千亿美元,只是旅程中的一个驿站而已。”
雷军在那头深吸了一口气。他被林澈这种近乎盲目的、却又建立在惊人洞察力基础上的信心彻底打动了。这不是投机者的狂热,而是战略家的远见。
“好!好!好!”雷军连说三个好字,“有你这句话,比我拿到40亿融资还有底气!那我们就一起,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数日后,北京,小米C轮融资签约现场。会议室里气氛庄重而热烈,长长的会议桌旁坐着小米的核心团队、早期的A轮B轮投资方代表,以及新引入的几家顶级投资机构的高管。桌上摆放着香槟杯和待签的一摞摞法律文件。
林澈作为天使轮的重要股东,也受邀出席。他依旧是最年轻的那个,但经过几次亮相和那1亿美元账面财富的加持,再也没有人敢因为他年轻而有丝毫轻视。他安静地坐在属于他的位置上,看着各方代表依次发言,盛赞小米的成就和未来。
到了早期股东确认是否跟随稀释或部分套现的环节。轮到林澈时,负责流程的律师看向他:“林先生,您在天使轮持有的2.5%股份,在此轮融资中将被稀释至约2.2%。公司为您提供了最高可达所持股份20%的老股转让额度,您是否需要行使?”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林澈。一些新进入的投资方代表好奇地看着这个年轻人,猜测着他会如何选择。按照常理,这是绝佳的套现良机。
林澈拿起笔,在那份意味着可以轻松获得数千万美元现金的文件上,毫不犹豫地签下了“放弃”二字,然后抬起头,平静地对律师和全场说道:“我放弃套现额度。我对小米的未来充满信心,选择长期持有,陪伴公司继续成长。”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安静的会议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