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佩斯的晨光,似乎比上海来得更温柔一些,带着多瑙河氤氲的水汽,透过酒店房间的古典窗棂,洒在苏晚的脸上。她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古老城堡的轮廓在晨曦中逐渐清晰,心中充满了新旅程开始的平静与隐隐的激动。昨夜抵达时的喧嚣已然散去,这座城市正以一种沉淀了数个世纪的雍容,迎接着她和她的“新芽”团队。
楼下,林薇和其他几个女孩已经早早起床,兴奋地在大堂集合,准备前往第一个参访点——匈牙利应用艺术学院。她们年轻的脸庞上洋溢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那蓬勃的朝气,让苏晚也倍感振奋。
“苏老师,一切都安排好了,车辆和当地向导已在门口等候。”项目助理快步走来,低声汇报。
苏晚点了点头,最后检查了一下随身物品,目光掠过无名指上那枚温润的平安扣,心中一定。“出发吧。”
与此同时,上海正是午后。
叶憬然坐在书房里,听着Arthur关于集团内部权力平稳过渡的汇报。周董留下的权力真空已被迅速填补,几个关键岗位的新任负责人都是他一手提拔、能力与忠诚度都经过考验的少壮派。集团的运转非但没有因这场人事地震而停滞,反而因为清除了积弊,效率有了显着提升。
“……另外,叶总,周董那边已经抵达东欧,表面上很配合,但我们监测到,他仍在通过加密渠道,与国内几个旧部保持联系。”Arthur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带着一丝谨慎。
“盯着就行。”叶憬然语气平淡,“只要他不越线,不必打草惊蛇。”他需要时间巩固内部,暂时不宜再掀起大的波澜。那些残余的暗流,在他绝对的控制力下,暂时翻不起大浪。
结束通话,书房里恢复了寂静。叶憬然靠向椅背,后背的旧伤在久坐后传来熟悉的钝痛。他闭上眼,揉了揉眉心,眼前却不自觉地浮现出苏晚登机前回头对他微笑的样子,以及母亲那句轻不可闻的“一路平安”。
他起身,走到酒柜前,依旧只倒了一杯冰水。冰冷的液体滑过喉咙,却无法完全浇灭心底那丝因苏晚远离而升起的、陌生的空落感。他习惯了掌控,习惯了将一切威胁扼杀在萌芽状态,但苏晚的这次远行,去往那片曾与伊万诺夫有所牵连的土地,即使他已布下重重安保,那份牵挂与无法亲手掌控的不安,依旧如影随形。
他拿出加密平板,调取了“夜枭”团队实时传回的、关于苏晚在布达佩斯的安全简报。一切正常。代表苏晚位置的光标,正稳定地停留在匈牙利应用艺术学院。
他盯着那闪烁的光标看了片刻,才缓缓移开目光。
布达佩斯,应用艺术学院的古老走廊里,充满了颜料、松节油和旧木头混合的独特气息。苏晚带领着女孩们,跟随一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教授,参观着学生作品陈列室。那些充满东欧民族特色与现代设计理念交融的作品,让女孩们不时发出惊叹,围着苏晚和林薇,激动地讨论着其中的技法与创意。
苏晚耐心地解答着她们的问题,目光却也被一幅描绘多瑙河夕照的油画深深吸引。画面上,河水被落日染成瑰丽的紫金色,对岸的国会大厦灯火初上,光影交错间,充满了宁静而磅礴的力量。她仿佛能感受到画家笔下那片土地深厚的历史与情感。
老教授注意到她的目光,微笑着用带着口音的英语说道:“很美,不是吗?多瑙河的夕阳,每一天都不一样,就像艺术,永远充满新的可能。”
苏晚颔首微笑,心中触动。她拿出手机,对着那幅画拍了一张照片,发给了叶憬然。没有配文,只有一幅画。
几乎是片刻之后,她的手机屏幕亮起,叶憬然的回复简单到只有一个字:
“嗯。”
苏晚看着那个字,嘴角却微微弯起。她能想象出他在书房里,看着这幅画时,那冷峻眉眼间可能一闪而过的柔和。这就够了。
上海,叶憬然看着屏幕上那幅瑰丽的夕照图,目光在那片温暖的紫金色上停留了许久,才缓缓移开,重新投入面前冰冷的财务报表中。只是那紧绷的嘴角线条,似乎在不经意间,缓和了微不可察的一毫米。
而在上海那座安静的宅邸里,孟清如坐在庭院的阳光下,膝上摊开着一本厚厚的、关于欧洲美术史的书籍。这是苏晚临走前,特意放在她房间里的。她的手指抚过书页上印刷精美的画作,目光悠远。
保姆端着一杯温水走过来,轻声道:“夫人,该吃药了。”
孟清如恍若未闻,只是指着书页上一幅印象派风格的风景画,用极轻的声音,仿佛自言自语:“这里……光的处理,和我在巴黎奥赛博物馆看到的那幅……很像……”
保姆没有听懂,只是将水和药片放在她手边的小几上。
孟清如却没有去拿。她只是怔怔地看着那幅画,看了很久,然后慢慢抬起头,望向天空。上海的阳光,与记忆里塞纳河畔的阳光,隔着数十年的光阴,仿佛在此刻重叠。
她忽然开口,声音依旧沙哑,却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类似决心的颤抖:
“……把……把晚晚那个‘新芽’项目的资料……拿给我看看。”
保姆愣了一下,随即应声:“好的,夫人。”
双城之间,晨光与夕照交替。
有人在古老的学院里播撒希望的种子,有人在摩天大楼中巩固权力的疆界,也有人在记忆的长河里,试图打捞起一丝重新连接世界的勇气。
航程已启,故事,正在世界的两端,各自铺陈,又遥相呼应。
喜欢心火燎原:倒计时99天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心火燎原:倒计时99天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