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还是一如既往的偏心外加不做人。
明知道朝廷上下以及百姓对二皇子的议论把压力全给到了太子和三皇子。
你俩要敢说是二皇子的错那就是不孝不悌毫无手足之情。
若是你俩承认二皇子无错那就相当于堵了以后的嘴。
有你们谁的门下之人弹劾老二朕唯你们试问。
老皇帝这阳谋堵死了三皇子和太子的路,兄弟俩只能不情不愿的跪倒替二皇子分辨。
无外乎就是二弟身先士卒迎战蛮夷实乃无兄弟楷模。
二哥被俘皆是手下办事不力,此次身陷囹圄受了大苦。
若能回归父皇该好好宽慰不可因流言蜚语论罪寒了二哥的心。
老皇帝很满意俩人的识相说了声这还差不多。
紧接着流水似的赏赐让人送到二皇子府说是等裕儿回来给他压惊。
太子和三皇子端着假笑心里都在滴血。
恨老皇帝偏心恨韩锦程多事恨苍天不公。
同样是儿子,若是他们延误战机丢脸被俘恐怕他们这个好父皇恨不得把他们废除宗谱免得堕了皇族威严。
可轮到老二却不惜动用国本也要接他回来甚至还有封赏,不知道的还以为老二是打了大胜仗呢。
这心都偏到胳肢窝了,让兄弟俩有种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白费的挫败感。
坐在老皇帝另一边的皇后手心已经被指甲刺破,心里不断默念着百忍成钢才没当场破防。
忍字头上一把刀。
说起来容易,可那刀扎在身上是真疼。
都说皇家是天下臣民的典范最守规矩的地方,可实际上最不守规矩的就是皇家。
平常人家嫡庶有别,宠妾灭妻要被人唾骂被御史弹劾。
可到了皇家这些规矩如同废纸。
她这个明媒正娶的皇后处处要忍让一些贱人连带嫡长子的待遇连庶子都不如。
如果是败给贤妃那样的名门闺秀也就罢了。
刘氏一个宫女,连娘家都没有的东西她凭什么处处压自己这个皇后一头。
赵裕必须死!
只有他死了才能打破刘氏和皇帝的幻想让他俩痛不欲生。
还有赵裕的几个小崽子,她忍不了了,再不收点利息她要忍不下去了。
巧的很,三皇子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三皇子的侧重点是除了宸贵妃让二皇子体会一下没有母妃庇护孤立无援的窘境。
在他看来他父皇如此昏溃都是受了那女人的蛊惑。
没有了妖妃吹耳边风老二何德何能强过自己。
老皇帝今日高兴多喝了几杯确实有些做的太过。
毫无底线的偏袒彻底惹怒了老婆孩子,宴席散后两场阴谋几乎同一时间悄悄进行。
双方都抱着栽赃嫁祸一箭双雕的心思,一把刀指向二皇子府一把刀指向宫里的宸贵妃。
老皇帝第二天醒来天都塌了。
宸贵妃被人发现溺死在荷花池整个人都泡得肿胀起来。
昨晚还言笑晏晏跟自己畅想老二胖了瘦了的娇妻这会儿已经成了具惨白腥臭的死尸。
老皇帝急怒攻心晕了过去。
刚醒来又听说了噩耗,二皇子府昨日进了贼人一家老小被杀了个干净。
三个小皇孙两个小郡主包括王妃侧妃一个都没跑了,其中还有两个已经怀胎多日的侍妾。
宸贵妃一脉绝了,除了尚未回来的二皇子一点血脉都没留下。
老皇帝惊闻噩耗一口血喷了出来,强撑着让小林子调御林军守护寝宫捉拿皇后太子。
随后又发下旨意调五城兵马司围住三皇子府宣三皇子即刻觐见。
宸贵妃的事情是三皇子做的。
老太后留给他的人手除了表面那些还有不少隐藏宫中。
动皇后不容易,若想害宸贵妃却有很大的可操控性。
而且他并不怎么在乎究竟能不能成功。
若是成功了最好。
不光能断了二皇子的倚仗还能让他爹痛不欲生顺便陷害皇后一把。
他爹那么爱宸贵妃,知道爱人死了必然暴怒。
掌控宫权多年的皇后首当其冲是第一嫌疑人,别管是不是她干的基本也就凉凉了。
若是侥幸让宸贵妃逃过去也无所谓。
执行任务的死士身上已经带了皇后宫中的信物,死里逃生的宸贵妃必然跟皇后不死不休。
而他则可以完美隐身坐收渔翁之利。
毕竟他母妃逝世多年他都很久不进宫了,连那些争风吃醋的小妃嫔嫌疑都比他大。
宸贵妃一把年纪还霸着皇帝的宠爱已经是后宫妃嫔的公敌。
被人刀了满宫的女人都有嫌疑,按着顺序排也排不到他这儿。
按理说三皇子这计策在理论方面全对不该出问题。
可他却忽略了,他的幕僚手下可能跟皇后的心腹同出一脉。
三皇子出手的同时皇后那边也出手了,两边剧本的理论同出一脉一看就是一个老师教的。
皇后动用自己宫外的底牌血洗了二皇子府。
原本没那么顺利,但谁让有韩锦程的人暗地帮扶呢。
二皇子一脉绝了个干净一条血脉都没留下,嫌疑直指三皇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