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一方面派出高规格代表,热情接待汉斯使团,表现出对谈判的浓厚兴趣;
另一方面则悄悄下令前线英军做好进攻准备,一旦雾都方面下达命令,即刻对汉斯本土发起攻击。
此时,协约国在西线的部署如下:
英军总计35万人,其中15万人部署于风车国,15万人驻守比利师国,另有5万人位于高卢首都以北前线。
法军总兵力为四十五万人,其中十五万驻扎在比利时境内,十万人分布于阿尔萨斯与洛林一带,另有十万部署在铁塔城以北,剩余十万则守卫首都铁塔城,作为后备力量。
倘若前线部队成功在德国防线上撕开缺口,这些后备部队便会迅速投入战斗,扩大战果。
西班牙方面集结了十五万兵力,其中十万部署在比利时地区,另外五万则驻守在高卢东部,主要任务是防御。
意大利则动员了二十五万大军,全部部署在本国东北部,准备从阿尔卑斯山南麓发起攻势,直指汉斯。
总体来看,协约国方面的兵力已超过一百二十万人,其中主力是日不落帝国与高卢联军,共计八十万人。
这支联军的驻地正好位于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等地,因此从部署上可以看出,他们有意避开高卢与汉斯接壤的山地,选择从低地国家的平原地带发起进攻,直扑汉斯西部。
这一战略意图与汉斯方面的作战计划不谋而合,双方都将目光锁定在彼此之间地势最平坦的区域,准备率先展开攻势。
唯一的悬念在于,究竟哪一方会打响第一枪?
答案很快揭晓——是高卢人!
1868年6月22日,刚刚以铁腕手段镇压了铁塔城公社运动的高卢正府,在日不落及其他盟国的支持下,出动部队向被德军占领的阿尔萨斯与洛林进发,意图夺回在普法战争中失去的这两个战略要地。
这两个地区早在条约中被划归德意志,因此德军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于是,法军在推进过程中不出意外地遭遇了德军的阻击。
双方在对峙中突然爆发战斗,是谁先开的第一枪已无从得知。
由于法军是有备而来,出动的兵力占据优势,加上德军占领该地时间尚短,当地仍有不少亲高卢的民众,因此法军迅速掌握主动,借助对地形的熟悉和当地支持,在战斗中逐渐压倒德军。
德军兵力本就有限,在法军攻势下节节败退,不得不紧急向柏林求援。
消息传到汉斯后,当局立即调派援军赶往阿尔萨斯与洛林,希望守住这两个关键地区。
这片区域富含煤矿与铁矿资源,对高卢和汉斯来说都是极具战略价值的宝地。
对于高卢而言,阿尔萨斯与洛林不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是其防御体系中的核心地带。
此地地势较高,深入高卢腹地,若被敌方占据,就如同将一个关键制高点拱手让人,使敌军得以在此形成突出部,随时威胁周边广大区域。
因此,无论付出何种代价,高卢都必须夺回此地!
于是,原本围绕这两个地区的争夺战,迅速演变为一场波及全境的大规模战争。
当得知法德两军已经交火的消息,日不落帝国欣喜若狂。
伦敦方面迅速下达电令,命令驻扎在荷兰与比利时的三十五万英军向汉斯境内的鲁尔工业区发起进攻。
英军接到命令后,立即从西线向德意志腹地发起猛攻。
高卢方面也正欲扩大战局,见英军已经行动,随即跟进,从正面朝汉斯的莱茵地区展开攻势。
意呆利虽然稍晚一步,但也很快加入了进攻行列。
短短时间内,德军便面临来自协约国百万大军的全面围攻。
超过百万的兵力,在长达两千五百公里的战线上,几乎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个国家发起进攻,这种规模在欧洲战争史上前所未有!
协约国此次出动的军队之多、作战范围之广,堪称欧洲战争史上的巅峰之作。
正因如此,作为防御方的汉斯帝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他们原本精心策划的作战方案彻底被打乱了节奏,更糟糕的是,从东线撤下来的部队还没完成集结和布防,在西线的兵力极为薄弱,兵力总数不到四十万!
四十万对一百二十万,这样悬殊的力量对比让他们的防线岌岌可危。
一旦西线失守,协约国军队便可长驱直入汉斯本土,占领其西部大片领土,甚至可能威胁到汉斯的政治中心柏霖!
一时间,第二帝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终于开战了吗?”
林文听到欧洲战事全面爆发的消息后,终于松了口气。
这场战争其实在半年前就已经在酝酿了。
从第二帝国出兵毛熊,到协约国和同盟国相继组建,战争的爆发早已是预料之中的事。
只是今天才真正全面爆发罢了。
“嗯,从目前形势来看,第二帝国正处于极端被动的状态,他们正面对四个协约国的优势兵力围攻,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他们很可能会遭遇失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