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里自从刘家儿子结婚后,一直是风平浪静的。
就是原先两天没有理贾东旭的易中海,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两家又和好如初,这让院子里准备吃瓜的群众们都是啧啧不已。
最大的事情就是居委会下发了通知,从下个月开始,增加了一个证件,叫居民购物证。
购货证的作用就是日常可以购买、水果,鸡鸭,禽蛋、鱼虾蟹,豆腐、青菜这些。
购物证是和副食本算是分开了。
副食本以后只能购买糕点 饼干这些类似的副食。
算是和日常购买彻底分开。
让三个证的家里又多了一个证件 (粮本,煤本,副食本。)
和这个差不多,这是80年的,大家看看就行
每家的定量,上面都写的很清楚,你只能买定量以内的,不能买超了。
郑义感觉到上面动手了,显然已经知道粮食紧缺的事情,估计就要蔓延到京城来了。
各种蔬菜限量,也是让所有人都能买到,而不是让谁奇货可居。
以前是有漏洞可以钻,现在全部堵死了,以后想买东西可以,掏证来。
也许是居委会知道很多人家里忙,分出来几名干事直接在下班以后上门办理。
轮到郑义的时候,已经是11月18,也不急,这个证,下个月1日生效,来办证的干事,还说了这个证能买什么。
虽然后面都有,可还是说了一遍。
郑义看着自己的定量,也是摇了摇头。
每个月水果可以买5斤,蔬菜每个月30斤,鸡鸭各两只,鸡蛋2斤,鱼虾蟹5斤,豆腐1斤。
郑义撇撇嘴,真……哎……
院里家里没有其他人办理的只有几人,都是干事上门给办的。
其他家,平时都有妇女在家。
这年头的干事,那是真给你干事的,除了个别人以外。
看着手里的购物证,以后吃肉和吃蛋都要紧着了。
嗯……现在还能养几只鸡,明天去菜市场买几只母鸡回来。
至于能不能下蛋,谁知道?让院里的人知道自己家有母鸡就行了。
以后吃鸡蛋什么的,也能光明正大点。
就这么办。
第二天下班,郑义是第一个冲出办公室的。
这速度,让所有人都有点望尘莫及。
还让后面的人愣了一下,他们出门的时候,哪里还有郑义的身影,
骑车冲出了菜市场,先到了东直门小菜市场又去了交道口小菜市场,接着猛蹬自行车冲到朝阳门又杀向东单。
结果一根鸡毛都没有找到。
真特么出邪了,难道有人跟自己一样聪明?
既然这样……后天是周日,郑义到了交道口路口供销社这里用了公用电话给庄子上打了个电话。
让家里给自己送来几只鸡,这边以后不好买鸡和鸡蛋,以后养着鸡下蛋吃。
三叔点了头,周日上午让人给送去。
郑义又说了一下数量,最多6只,自己院子小,养不了那么多,还有就是不要公鸡。
到时候有了名录,自己怎么吃都行,谁知道自己养的母鸡能下多少蛋。
这没的说,三叔答应的事情肯定办好。
骑车到南锣鼓巷的时候,拐了一个胡同里,没人的时候,车把上多了一条4斤重的大鲈鱼。
这么大的鱼,郑义在东单菜市场里见过。
不然也不会拿出来。
“哎呦……小郑,你这是买的?” 郑义是发现了闫埠贵的脸皮不是一般的厚,不管昨天怎么和你红脸,今天碰到肯定能笑脸对你,还能第一个跳出来迎接你。
“当然,不是买的我可没地方钓去。”
“你这鱼也太大了吧,肯定吃不完吧,买这么大的也太浪费了,不如这样,来三大爷家吃,你三大妈做鱼那是有绝活的。” 闫埠贵说的时候口水都快喷出来了。
“不用了,我自己会做,而且我不喜欢去别人家吃饭。”
郑义用车轱辘一扒拉,站在前面的闫埠贵直接到了一边。
这人说烦吧,也没烦人到哪儿去,说恶心吧,还真被恶心到了,每天拿东西回来都得来一遍,锲而不舍的精神用错了地方,要是用在学校,估计这时候已经是主任级别的了。
推车进了中院,郑义看到了先回来的傻柱和秦淮茹在水池这里说话呢,傻柱手里拎着饭盒,貌似有点重量,应该就是带的剩菜了。
看到郑义回来,秦淮茹有点不知所措,也许是撞破她和傻柱的好事。
傻柱倒是很热情,“郑兄弟你回来了,嗬……好大的鱼,哪弄的?”
“东单菜市买的,我买的时候那还有几条呢。”
傻柱吧唧了一下嘴,“厂里好久没吃鱼了,赶明给厂里建议一下。”
“确实,肉也很少,你也得建议一下。”郑义说着已经到了他边上,精神力扫了一下饭盒,确实是剩菜,不过是剩下的一点肉菜,里面还有几片肉,和一些汤汁。
“别建议了,建议也没用,整个厂一个月肉联厂才送来2000斤肉,每天有个荤菜,有点肉沫就不错了,你还想吃多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