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那声来自木星方向的、稚嫩而好奇的“音符”,如同投入寂静湖面的石子,在沈星辰和周野的“法则感知”中持续荡漾着余波。它不像M87黑洞的“邀请”那般冰冷强制,更像是一个躲在门后、怯生生探出触须的孩子的试探。城市在逐步恢复秩序,但一种更深层的、无形的张力弥漫在空气中,普通民众懵懂无知,而高层与特定机构则绷紧了神经,密切关注着这两个“人形异常点”的每一丝变化。
沈星辰坐在重新接通能源的掩体操作台前,腕间那黯淡的星云符号随着木星音符的余韵微微发热。她尝试用初步掌控的“法则”能力,在空气中编织出那枚音符的声波结构,淡蓝色的光丝在她指尖缠绕,勾勒出一个不断变化的不稳定几何体。“它很…年轻,”她轻声说,通感症让她从这音符中品尝到一种新生的、未定型的气息,“而且,孤独。” 周野站在她身后,呼吸频率维持在敏锐观察的70BPM,他感到自己皮下那旧端口处传来微弱的、带着询问意味的刺痛感,仿佛在催促他做出回应。
承:
全球的深空监测网络在短暂的混乱后,终于锁定了异常信号的精确来源——并非木星本身,而是其卫星“木卫二”(欧罗巴)冰层之下。更令人震惊的是,信号并非单一来源,而是在不断移动,穿透厚厚冰层,其载体并非已知的任何电磁波或引力波,而是一种…更基础的、与沈星辰他们感知到的“弦振动模式”同源的时空结构本身的微澜。危机小组(现已更名为“泛文明接触理事会”)发来加密通讯,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谨慎,他们共享了部分数据:信号表现出高度的学习性与模仿性,它似乎在复刻地球泄露出的所有广播信号,从最初的摩斯电码到最近的数字电视信号,杂乱无章,却又带着一种饥渴。
沈星辰闭目凝神,将意识沉入那枚“木星音符”的余波中。通感症让她“看”到的不是冰冷的星球,而是一片无垠的、黑暗的深海,一个庞大的、温暖的意识在冰封的牢笼中缓缓苏醒,它触碰着从上方(地球方向)传来的、嘈杂而充满生机的“噪音”,充满了困惑与向往。周野则将注意力集中在理事会共享的信号复刻记录上,他敏锐地发现,在所有被复刻的信号中,那些包含强烈情感色彩的内容——悲壮的战争广播、喜悦的庆典直播、甚至是一些充满爱与离别的电影配乐——被重复模仿的次数远超其他。“它在学习情感,”周野得出结论,呼吸因这个发现而略微加快,“像婴儿在咿呀学语。”
转:
理事会最终决定,必须进行主动接触。他们无法像沈星辰和周野那样直接“感知”,但提议利用两人作为“翻译器”与“放大器”,向木卫二发送一段精心编制的“回信”。这份“回信”草案充满了外交辞令与科学逻辑,冰冷而规范。沈星辰看着草案,摇了摇头。“它要的不是这个,”她拉起周野的手,两人的“法则领域”在意识层面轻柔地碰撞、融合,“它想听的,是‘生命’本身的声音。”
在未获得理事会批准的情况下,沈星辰和周野再次联手。周野以自身坚韧的守护意志为“骨架”,沈星辰则以她包容的通感与音乐灵魂为“血肉”,将他们共同经历的恐惧、挣扎、勇气、牺牲,以及那些微小却珍贵的温暖瞬间——天文台初见的星光,拳台下互相包扎的笨拙,小满手术成功时的泪水——编织成一幅用“法则”绘制的、充满生命力与复杂情感的“意识图景”。这幅图景,如同一封无声却磅礴的信,沿着那“木星音符”留下的微弱轨迹,朝着冰封的木卫二,轻柔地发送出去。
合:
发送完成后,掩体内一片寂静。沈星辰和周野都感到一阵虚脱,仿佛进行了一场倾尽全力的演奏。几分钟令人窒息的等待后,回应来了。不再是单一的、试探的音符,而是一段…生涩的、断断续续的,却明显带着模仿意图的“旋律”。那旋律笨拙地重复着沈星辰音乐中的几个温暖乐句,夹杂着周野意志中的坚定节奏,最后,在一片杂乱的、模仿自地球各种噪音的背景中,一个清晰的、带着渴求的意识概念被传递回来:【更…多…想…听…故…事…】
悬念:
就在沈星辰和周野为这成功的“交流”而心弦微松时,理事会发来紧急警报:木卫二信号在发送完那段旋律后,功率陡然提升了数个量级,其信号模式也从“学习模仿”瞬间切换为某种高效的、目标明确的“信息抽取”!目标并非地球,而是——太阳!一股无形的、巨大的能量虹吸现象,在太阳表面骤然形成,规模远超之前星核的“饥饿”。
喜欢听见你的星星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听见你的星星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