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军大帐内,曹军的将士们刚从战场撤下,个个目光充血,神情凶狠。
尽管城防艰难,于禁仍决心攻破此城。
“主公,请再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一定能冲上城头。”
乐进表示,众将纷纷请求更多时间。
曹操有些动怒,“我军兵力数倍于敌军,却连小小的离狐都无法攻下。”
若计算后勤人员,曹军兵力几乎是张辽的十倍。
曹操命令道:“无需再多说。”
众将面红耳赤,不敢再出声。
曹操转向于禁,“文则,我给你两万兵马,驻守离狐,与张辽部对峙。
能打则打,不能打则持续对峙。”
他郑重地强调:“你的任务就是拖住张辽。”
于禁领命。
随后,曹操呼唤曹洪,“子廉!”
曹洪立即出列回应,准备听候命令。
曹操下令,令曹洪率领先锋军,以星夜兼程的速度前往北部顿丘城,旨在一日之内占领此城并掩护主力转移。
后续大部队将自顿丘南下,直指濮阳北部。
曹操的战略决策清晰明了,决定放弃攻打离狐县,借道进攻濮阳。
曹洪接受命令,即刻出发。
曹操进一步命令全军一个时辰后出发,绕过离狐县,从北部进入濮阳。
曹操此举背后的原因是他对张辽的评价:他相信只要吕布战败,张辽极有可能会投降。
众将清楚主公的决策不会轻易改变,遂各就各位执行命令。
曹操进军北部时,必然会遇到刘备军队。
对此,荀彧提醒曹操需警惕刘备军队的存在。
曹操回忆之前的失败经验(洛阳事件及青州北海郡事件),已对刘备深存戒心,视其为一生之敌。
曹操决心在本土兖州击败刘备,夺回荣耀。
对于濮阳的吕布军队,曹操分析道,吕布性情暴戾不善谋划,且当前陷入绝境会顽强抵抗。
他预料刘备的军队不可能轻易地吃掉吕布。
曹操预计吕布至少能抵挡一个月的时间,期间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击败刘备。
荀彧虽有些担忧,但也只能接受这一决策。
昔日以为刘备秉性仁义,在乱世之中难成大业。
然而,乱世之中,仁义并非无用,而是需辅以智谋与果断。
刘备深谙此道,更以其独特的方式在乱世中立足。
荀彧曾选择辅佐曹操,亦是看重其果断与杀伐之手段。
但刘备的举措却出乎众人预料,他巧妙地将天子迎至邺城,以此获取优势。
曹操对刘备的忌惮始于此举。
当曹操询问荀彧曹仁和程昱的兵马进展时,荀彧坦言泰山郡的战事棘手,因有另一支由赵云统帅的兵马干扰。
赵云军背靠青州,粮草供应便捷,使得泰山郡内的曹军频频受挫。
曹操闻此,对赵云的再次出现感到愤怒与无奈。
当曹操派遣另一支军队去袭取兖州西北地盘时,再次遭到刘备军队的阻挠。
赵云在青州北海战场的威武表现,如今又在兖州展现。
曹操不禁羡慕刘备的运势,感叹其命数之好。
荀彧继续向曹操阐述战况,提及程昱正设法击退赵云军队,然而却遭遇困境。
原来,赵云背后有谋士贾诩出谋划策,此人谋略非凡,用计歹毒且善于揣测人心。
贾诩本是西凉军中的一名校尉,隶属于张济。
他的出现让刘备麾下的谋士显得愈加出色。
董卓死后,张济、张绣投靠刘备,随后贾诩也归顺。
此人号称西凉毒士,引起曹操的重视。
曹操询问荀彧,此人计策如何比得上昔日西凉首席谋士李儒。
荀彧回答,贾诩的策略超过李儒,但他善于隐忍自保,让曹操的谋士们难以引诱他上当。
根据情报,赵云军队在贾诩策划下扎根泰山郡,犹如潜伏的毒蛇。
曹操决定改变策略,命令曹仁兵分两路夹击刘备。
荀彧提醒曹操,刘备兵力不弱,若短时间内无法击败,冀州兵马可能反应过激危及曹仁。
但曹操决定冒险,因为形势逼人,唯有兵行险招才能最快收复兖州。
他对刘备的忌惮表现在认为刘备有资格让他冒险应对。
帐内一片寂静,荀彧对主公的态度感到意外。
到达此时,情况紧迫。
不惜放弃濮阳,冒险频繁出击,目的只为斩杀刘备?
位于东郡治所濮阳城北部的顿丘县,虽只是普通城池,百姓仅两万,驻兵寥寥数百,但其地理位置特殊,处于东郡、魏郡、河内郡交汇之处。
三日前,冀州军队如狼似虎,轻易占据此地。
进城后,除强化防守,只是接管城门,对百姓毫无侵扰,此乃刘备惯常之治。
百姓稍感安心,期待刘备颁布新政,渴望田地与子女教育。
县内府衙已成为刘备的临时指挥所,由典韦率虎卫将士严密守卫。
此时,将领麹义神色匆匆进入,“主公,未能如期攻下清丰县,请主公责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