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清颜的遗体被苏锦夏坚持安排在一处清净的院落,以药王谷传人之礼暂行安置。他的死,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苏锦夏心头,那份临终前的警示与未尽之言,更是在她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柳随风背后的“影蛇”?“钥匙”比“容器”更重要?母亲的手札是关键?
这些零碎的线索像散落的珍珠,急需一根线将它们串联起来。而眼下,最明确的方向,就是母亲林萦留下的那本手札。
苏锦夏将自己关在听雪轩重新整理过的书房内,屏退左右,只留下那本已经翻阅过无数遍、边角都有些磨损的牛皮封面手札。窗外,王府下人正在清理昨夜激战留下的痕迹,隐隐的嘈杂声传来,更衬得书房内的寂静沉重。
她深吸一口气,摒弃杂念,将手札在书案上摊开。这一次,她不再仅仅关注上面记录的医术药方和零散的毒理心得,而是带着莫清颜的提示,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每一个字,每一处留白,甚至笔墨的浓淡与走势。
母亲林萦的字迹清秀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风骨,记录的内容庞杂而精深。苏锦夏从前只当这是母亲毕生所学的心血,如今细看,却发现其中某些关于药性调和、五行生克的论述,似乎隐隐超出了纯粹医道的范畴,带着一种更为古老和玄奥的意味。
尤其是在手札后半部分,有几页专门论述“引”与“承”的关系,用词隐晦,多以比喻。例如,“猛火煎油,需厚釜以承,否则鼎裂油沸,两败俱伤”,又如“弱水三千,非特定之瓢不可取”。这些比喻,结合莫清颜所说的“容器”与“钥匙”,苏锦夏心中渐渐有了一个模糊的猜想——
“相思引”这类奇毒,或者拜火教试图引入人体的“圣火”,或许就是那“猛火”与“弱水”,是强大而危险的力量。而“容器”,便是那“厚釜”与“特定之瓢”,是承载这力量的先决条件,萧绝的特殊体质或许正在于此。但仅仅有容器还不够,如何安全地“引入”、如何“掌控”这股力量,就需要那把特定的“钥匙”!
母亲的手札,可能就隐藏着关于这把“钥匙”的线索,甚至是炼制或寻找“钥匙”的方法!
这个发现让苏锦夏精神大振。她更加专注地翻阅,不放过任何一丝细节。终于,在倒数几页,一段关于利用星辰之力辅助调和某些极端属性药材的记载,引起了她的注意。那段文字的笔迹,与前面略有不同,似乎写得更加急促,墨色也更深,而且在段落末尾,有几个极其微小的、看似无意滴落的墨点,位置却有些规律。
苏锦夏心中一动,取来一张半透明的宣纸,覆盖在那几页上,用细炭笔小心翼翼地将那些墨点的位置临摹下来。当她将宣纸拿起,对着光仔细观看时,呼吸不由得一滞!
那些看似随意的墨点,连接起来,竟然隐约构成了一幅极其简略的、指向某个特定星域的星图!而在星图旁边,还有几个用几乎肉眼难辨的笔触写下的古篆小字——“星陨之石,调和枢机”!
星陨之石?!
苏锦夏的心脏狂跳起来。她记得,在手札前面的某一页,母亲曾提到过一种传说中的矿物,名为“星陨”,据说乃天外流星坠落所化,蕴含着纯净而中正的星辰之力,是调和世间一切极端属性的至宝,可遇而不可求。难道,这“星陨之石”,就是调和“圣火”与“容器”,或者说彻底化解“相思引”这类极致毒素的……“钥匙”?!
母亲竟然早就研究到了这一步!她或许早就预料到,或者发现了与“相思引”、“圣火”相关的阴谋,所以才在手札中,以这种隐秘的方式,留下了至关重要的线索!
这个发现让苏锦夏既兴奋又沉重。兴奋的是,终于找到了明确的方向;沉重的是,“星陨之石”乃是传说中的东西,世间是否真的存在?又该去何处寻找?
她强压下激动的心情,继续研读。在星图之后的一页,她发现记录了一种名为“五行蕴灵散”的丹药,其功效是固本培元,调和体内紊乱的五行之气。这药方本身并无出奇,但苏锦夏注意到,在药方旁边,母亲用极细的笔备注了一行小字:“若辅以‘星陨’粉末,或可逆转阴阳,重塑根基。”
逆转阴阳,重塑根基!
这八个字,让苏锦夏看到了彻底治愈萧绝,甚至让他因祸得福的希望!这不仅仅是解毒,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他被“相思引”侵蚀破坏的身体根基!
必须找到“星陨之石”!
就在苏锦夏沉浸于破译手札密语的巨大发现时,书房外传来了轻轻的叩门声。
“王妃,玄影统领求见。”
苏锦夏连忙将手札和临摹的宣纸小心收好,整理了一下神色:“进来。”
玄影推门而入,他身上还带着些许血腥与烟火气,脸色冷峻,眼神却锐利如常。他躬身行礼后,沉声禀报:“王妃,属下已初步核查完毕。昨夜参与防卫之人,阵亡三十七人,重伤二十一人,轻伤无数。失踪……三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