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胤禟、胤?站出来为胤禩请旨,畅春园大殿内,站着的王公大臣们,也一个接着一个走出来为胤禩请旨。
自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国舅佟国维、马齐、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朝中大臣,请立胤禩为太子以来。
今日,又是一场盛大隆重的请旨行动。
可以说,整个大清最有权势的一批人,都已站在这。
若说朱标是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太子,李世民是最有权势的皇子。
那胤禩,就是第二个最有权势的皇子。
只是可惜,他是靠贤而得来的权势,又运气不好遇到了康熙和雍正父子二人。
不然,说不准也能坐坐那龙椅。
所以,别看现在一众王公大臣,站出来为他请旨,是多么光荣有面子的事,完全碾压一众阿哥,艳压群雄,光芒盖过一旁孤单的胤禛。
可实际上在康熙眼里,胤禩和一众王公大臣的行为,是在逼宫,是在抢夺他的权力,是在逼他退位,是要发动政变。
在这个龙椅上坐了这么多年,康熙是不允许有人威胁到他的位置,哪怕是亲生儿子都不行。
不管是谁,只能老老实实趴在那里。
“你们真以为朕老糊涂了,什么都看不到了?
一个个这样站出来,到底是为胤禩请旨,还是为了结党营私,谋夺权力?
天灾人祸,若不是人们不重视,又怎会降下来?
如今地方上出现叛乱,贼匪肆意横行,你们一个个不想着如何平叛,反而在这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朕就问你们,你们是想干什么?
是嫌朕老了不成?”
“啪啦......”
话音刚落,就见他丢出一只茶杯,直接摔在了胤禛和胤禩面前。
瓷片携着热水,飞向二人身上。
面对这突然飞溅而来的危险物,胤禛、胤禩二人只能默默看着,不敢有一丝躲闪,生怕再次惹到康熙。
而对于康熙这突然发怒,一众王公大臣们连忙请罪。
“皇上息怒,奴才该死。”
“皇上息怒,臣忠心可鉴,一心只为我大清啊!”
“皇阿玛息怒,儿臣一心只为朝政,绝无谋逆之心!”
......
看着御台下众王公大臣跪下,康熙哼了一声,眼珠子瞪起继续呵斥道。
“你们一个个身为皇子阿哥,宗室王公贝勒,朝堂重臣,本应该好好做好手中工作,指导监督地方官员。
可如今,你们一个个失职,让地方上出现这等匪患,闹的百姓人心惶惶。
你们说,你们的心都放哪去了?
哼,罚胤禛、胤禩、胤禟、胤?一年俸禄,其余人等半年俸禄。
所罚俸禄,全部充入军资。”
众王公大臣看到只是简单罚俸,这说明自家皇上还没有太生气,连忙再次请罪。
“谢皇阿玛隆恩,儿臣感激涕零。”
“谢皇上宽宏大量,奴才不胜感激。”
“谢皇上开恩不究,臣终生不忘,愿为皇上赴汤蹈火......”
康熙看着这帮人请罪的样子,不是不想罚,而是现在西北又要准备开始打仗,靠近京师直隶的鄂豫皖三省又出现大大小小的贼匪。
在这样的关头上,若是朝廷中央都出现动乱了,那可就真是整个天下人都要人心惶惶了。
朝堂上这些王公大臣,要罚什么时候都可以罚,可地方上出现的叛匪,错过的时机,再想灭就不是那么好灭的。
此时的康熙,已经执掌大清五十八年,不再是当初那位年轻气盛,说削藩就削藩的帝王。
什么大大小小小的造反没遇到过,哪怕当初都要被吴三桂从龙椅揪下来,他都抗住了,何况是现在群臣又一次请旨。
这样的场面吓不到他,也不会扰乱他的思绪。
对这帮不听话的奴才臣子痛骂一遍后,康熙就恢复了正常,面无表情的看着自己的皇四子。
“胤禛,你刚才也说了,这河南、山东、安徽出现人心惶惶的原因,都是由那杨贼造成的。
那你再说说,依你之见该如何剿灭此贼?”
听到询问自己,胤禛瞬间暗喜,原本还以为自己今日要空手而归,没想到自家皇阿玛还愿意给自己机会。
这下子,让他黯淡的脸,瞬间变的红润了,连忙斟酌一番,自信的回道。
“回皇阿玛,杨贼之危害,不下于数百年前红巾军刘福通,几十年前闯王李自成。
但他危害再大,却遇到的是英敏神武、仁爱厚德,千古一帝的皇阿玛。
自然这杨贼,也达不到刘福通、闯王李自成等人的高度,可对其也不得不重视。
此贼,如此年纪就懂得深谋远虑、提前谋划,知己短避他长,蛊惑人心,这样的能力远远是刘福通、闯王李自成不能比的。
再加上这杨贼,懂得制作火器。
种种来看,必须要一举灭杀此贼,不能让其有逃脱的机会。
如八弟之前所说,调动豫鲁皖鄂苏五省绿营兵,全力围剿此贼。
但依儿臣之见,还需派遣我八旗骁骑营、火器营数千兵力,前往主战,重伤杨贼手中火器军。
还有,儿臣认为杨贼手中那,可以直接甩飞的手炮,朝廷需重视。
此手炮,对军队行军打仗,有不少帮助。
儿臣认为,应立即寻能工巧匠......”
“够了。”
就在胤禛还想继续说下去仿制手炮的时候,康熙直接大声拦了下来。
康熙倒不是说觉得胤禛讲的不好,而是觉得他说的太好了,就差把火器的优劣都分析一遍。
可这火器的好坏是能随便说说的嘛!
若是一直重视火器,那骑射为本的治国思想放哪去?
为了不让这个儿子乱说下去,康熙只好缓缓从御台上走了下来。
“这什么直接就能用手甩飞的炮,无非就是那些兵打了败仗,害怕被责罚,夸大其词而已。
而这再强,想必只是大点炮仗捆绑起来,变大了伤害。
对上我大清真实的红衣大炮、子母炮,就知道厉害了。”
说到这,康熙刚好走到二人面前,看着二人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赞扬。
“好了,胤禛、胤禩,你们二人的计策,朕很满意。
朕很欣慰你们二人,能对敌事分析的如此透彻。
你们用心了,不枉朕看重你们几位阿哥。”
……
求评论,求打分
喜欢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