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军工产业园”的东南角,2天前还是空荡荡的荒地,如今已立起一排漂亮白色的厂房——这是专门为通讯器厂预留的地块, 通讯器厂的厂牌刚挂上去,油漆还带着淡淡的光泽。
如今“启明建筑公司”的建设速度非常快,除了有机器人建设队伍不眠不休的工作的原因外,还得益于采取了新的施工工艺,即打好地基后,先立起钢结构骨架,再将预制件安装上去,建设一座工厂只需一天的时间。
尤启明陪着黄老爷子和陈少将走进最大的一间厂房时,里面正传来机械臂运转的“滋滋”声。
张晓明带领10台工业机器人正围着一条银色的流水线忙碌着:“有的机器人精准夹地起通讯器外壳,有的用微型焊枪焊接线路,还有的拿着检测仪对组装好的通信器进行信号测试,整个过程没有一个工人,却井然有序。
“这才两天的时间,生产线就搭好了?”陈少将看着眼前的流水线,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旁边的机械臂——金属外壳冰凉,运转时几乎听不到一点杂音,比他见过的国营机械厂的设备精密多了。
尤启明笑着点点头,手指指向流水线末端的传送带:“都是标准化模块,机器人连夜组装调试,效率比人工快三倍。这条生产线主要负责外壳组装,线路焊接和基础检测,每天能产500台通讯器。”
黄老爷子走到1台正在焊接的机器人旁,看着它将细如发丝的线路焊在电路板上,连半分偏差都没有,不禁感叹道:“这机器人干活就是精细,换人工来焊,一天也焊不了几个,还容易出错。”
“关键还在芯片。”尤启明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黑色芯片递到黄将军手里,“通讯器的通信距离是50公里、能做到抗干扰,全靠这颗信号处理器——里面电路是纳米级的,现在国内的工厂还造不出来,得靠“启明集团”的专属生产线生产。”
黄将军捏着芯片,对着光看了看,只觉得这小小的东西里藏着天大的门道:“也就是说,这芯片只有“启明集团”能造?”
“是的,”尤启明坦诚道,“生产线的其他环节都能交给机器人和合资工厂的工人,但芯片必须由“启明集团”统一供应——我不是信不过别人,是这技术太关键,一旦泄露被人模仿以后,咱们的通讯器就没有优势了。”
黄老爷子立刻点点头:“应该的!核心技术就得攥在自己手里,不然早晚会出问题。你放心,合资厂这边绝对守规矩,芯片怎么存、怎么用,都听你安排。”
说话间,第1台组装好的通讯器从传送带上滑了下来。
张晓明拿起通讯器按下电源键,屏幕上立刻跳出信号强度条。“老板,黄将军,咱们现在去后山测试吧,那里有山地和树林,能模拟实战环境。”
众人跟着张晓明来到产业园后山,陈少将拿着1台通讯器,开着车往山那边行驶,当行车距离足足有55公里时,通讯器里传来他清晰的声音:“黄将军!能听到吗?我现在在55公里处。”
黄将军对着通讯器大声回应道:“听得清清楚楚,一点杂音都没有,比咱们的步话机强十倍!”黄老爷子笑着说道:“以后部队拉练、演习,再也不用怕通讯中断了!指挥起来心里也有底。”
黄老爷子拿出了自己那台通讯器,爱不释手地把玩着,“最关键的一点是,以前的步话器背在身上非常重,还很娇气,你看咱们现在的通讯器多轻便,揣在兜里就行,而且不怕摔,不怕水,简直就是为行军、作战,量身打造的通讯装备。”
回到通讯器厂,黄将军对尤启明说道:“启明,这款通讯器必须尽快批量生产!军部首批定了5000台的订单,先给边防和野战部队换上,后续还会增加订单。”
“没问题,”尤启明指着流水线,“这条线现在每天产500台,十天就能完成全部订单。”
陈少将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尤总,这通讯器要是坏了,维修起来方便吗?咱们部队的维修兵能上手吗?”
尤启明拿出一个拆解工具包,几下就把通讯器拆开:“您看,里边的零件都是标准化的,除了芯片不能动,其他零件坏了直接换就行。我已经让张晓明编写好了维修手册,到时候给部队的维修兵做两天培训,保证他们都能修。
黄老爷子看着厂房里忙碌的机器人,又看了看手里的通讯器,感慨道:“以前总觉得咱们比国外落后太多,现在有了你这机器人、这芯片、这通讯器,咱们也就有了自己的好东西了。启明,以后合资厂的事你多费心,军部那边会全力支持。”
尤启明点点头:“黄老爷子,您放心,芯片供应我已经安排好了,保证足量供应,不会耽误生产线的运转。等通讯器批量列装后,咱们还能升级型号——比如加个定位功能,发送一篇短信,适用范围更广。”
夕阳透过厂房的窗户洒在流水线上,机器人的金属外壳反射出温暖的光。
黄老爷子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充满了期待——有了这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军队的战力一定会越来越强,国家的安全也多了一层坚实的保障。
喜欢系统在手六零年代我称王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系统在手六零年代我称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