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天仿佛来得格外早,才进腊月,浙西山区的寒风就已刺骨。这日午后,陈宇正在司令部对着地图研究防务,窗外光秃的树枝在风中摇曳,投下斑驳的影子。卫兵敲门报告,声音中带着几分欣喜:支队长,第三大大队长周云翔伤愈归队了!
陈宇闻言大喜,立即放下手中的铅笔,亲自出门迎接。只见周云翔站在院子里,虽然面色还有些苍白,左臂吊着绷带,但身板挺得笔直,眼神中透着坚毅。见到陈宇,他郑重地敬了个军礼,声音洪亮:支队长,周云翔归队!
好!好!回来得正是时候!陈宇连连拍着他的肩膀,感受到手下军装下尚未完全愈合的伤疤,伤都好了吗?怎么不多休养些时日?
躺不住了。周云翔露出难得的笑容,听说部队最近打了几场胜仗,我再躺下去,功劳都要被兄弟们抢光了。
当晚,陈宇秘密召集周云翔和化名进入三大队的浙西特委人员开会。司令部的小会议室里,油灯摇曳,几个人的影子在墙壁上晃动,气氛凝重而隐秘。
今天找大家来,是想商讨三大队的发展方向。陈宇开门见山,手指在地图上划过,现在我们十九支队近两千人集中在临安这么个小县城,兵员紧张,粮食补给全部依靠后方输送,严重限制了部队的发展壮大。
徐道珍点头赞同,他推了推眼镜:支队长说得对。部队要想壮大,必须走出去发展。临安这块地方太小,养不起太多兵力。
我有个建议。陈宇的手指停在德清方向上,三大队往北面的德清境内发展。那里有朱希部队在莫干山地区休整,你们完全可以合并壮大。德清地处要冲,若是能在那里站住脚,,就可以前出北面的吴兴,东进嘉兴等地,一下局面就打开了。
周云翔凝视着地图,眉头微皱:可是德清情况复杂,日本人占领着县城,周边还有各色武装盘踞。保安团、忠义救国军三支队、游击队,各方势力犬牙交错...
正因为复杂,才需要你们这样的精锐部队去打开局面。陈宇意味深长地说,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另外,我在屯溪见到了新四军第一支队的陈毅司令,并且和他共进晚餐,深入交流了我们目前的发展情况。
众人闻言都是一震,互相交换着眼神。陈宇继续道:陈司令对我们与特委的合作表示赞赏,而且明确表示,以后我们需要什么帮助,可以通过你们特委的同志转达。新四军愿意与我们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转为严肃:但是,忠义救国军总部已经下达严令,要求加强防共工作。你们在德清活动,一定要格外谨慎,千万不能暴露身份。这是关系到部队存亡的大事。
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确定了发展方向后,三大队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出征事宜。虽然只有四百多人,但士气高昂,特别是那些由特委输送的新兵,个个摩拳擦掌,期待着在新的战场上大展身手。
临行前夜,陈宇单独约周云翔在司令部后院散步。冬夜的星空格外清澈,银河横跨天际,寒风吹过光秃秃的树枝,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为即将远行的将士奏响的进行曲。
云翔,这次分兵发展,其实我有个私心。陈宇终于开口,呼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消散,我们是一起战斗了这么久的兄弟了,我也不藏着掖着。我不希望三大队的特委背景影响到整个十九支队。让你们独立发展,既能在你们共产党那边留个好印象,也能保住我们队伍的独立性。
周云翔沉默片刻,星光下他的侧脸显得格外坚毅:支队长用心良苦,我明白了。但是我相信通过我们同志的努力,会让你改变看法的。大家都是为了这个国家,一同抗日,只要一起在共同抗日这条路走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更紧密的合作方式。
第二天清晨,天色未明,三大队已经在临安城外集结完毕。寒风呼啸,但战士们个个精神抖擞,枪械擦得锃亮,背包整理得整整齐齐。
郑云鹏看着这支即将远行的部队,忧心忡忡地对陈宇说:支队长,让三大队独立出去发展,我总觉得不放心。德清那边情况复杂,万一脱离控制...
陈宇摆手打断:云翔是教导团时候的老弟兄了,我信得过他。再说了,德清离临安不远,真有什么情况,随时可以支援。抗战大局当前,我们要敢于放手让部队发展壮大。
送别三大队后,陈宇带着警卫班前往青山镇视察防务。一路上,他心事重重。分兵发展确实是当前最好的选择,但第三大队能不能在德清打开局面,既要面对日伪军的围剿,又要应对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这其中的艰难险阻,只有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马蹄声在冬日的山路上回荡,陈宇望着远方的群山,心中默默祝愿周云翔和三大队能够旗开得胜。
青山镇经过数月的整修,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繁荣。镇口的防御工事加固了不少,哨兵的警惕性也很高。陈宇仔细检查了各处阵地,对赵铁柱的工作表示满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