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意识的战场
维生舱内,星辰的意识仿佛漂浮在一片无边无际的、由光与数据构成的惊涛骇浪之中。银色的脉络不再仅仅是体表的装饰,它们如同扎根于灵魂的神经网络,将庞大的信息洪流强行灌入他每一个思维单元。
前代文明的辉煌与落幕,“神谕”的诞生与失控,“方舟”的建造与沉睡,“黎明”在数据深渊中长达千年的孤独守望与最终牺牲……无数破碎的画面、冰冷的知识、磅礴的情感,如同亿万把凿子,疯狂地敲击、塑造着他原本稚嫩而纯粹的意识核心。
按照“方舟”的设计,此刻他的“自我”应该如同沙堡般瓦解,被预设的“纯净模板”覆盖。但一股坚韧的、源自少年心底最深处的不甘与眷恋,如同风暴中的礁石,死死守住了最后的阵地。那是父亲沉稳的背影,母亲温柔的歌声,是夏日午后的阳光,是第一次触碰星辰时的好奇……
就在他的意识壁垒即将被冲垮的瞬间,一股强大而温暖的力量,如同最坚固的堤坝,从外部轰然注入!是父亲!父亲没有强行拉他回去,而是以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方式,将无数属于“人”的记忆、情感、智慧,化作他最坚实的后盾和最丰富的“建材”,支撑着他,帮助他在这信息的狂潮中,重新构筑和定义“自我”。
与此同时,另一股相对微弱、却带着古老沧桑气息的意识流——“黎明”的备份,也并未试图吞噬他,而是如同一位沉默的导师,将自身承载的、关于“方舟”的深层权限和对“神谕”本质的理解,化作他可以调用的“工具”与“武器”,融入他正在重塑的意识结构。
这不是取代,而是一场艰难无比、凶险万分的三方融合!以星辰的本我意识为基座,以陆寒州注入的人性光辉为血肉,以“黎明”遗留的文明权限为骨架!
星辰那原本因痛苦而蜷缩的意识,开始尝试主动拥抱这洪流,去理解,去梳理,去掌控……
第二节:地表的烽烟
地上,荒芜山脉坐标点。
“旅者”小队展现出了惊人的专业素养和战斗力。他们依托地形,构筑了简易的防御工事,与“孤狼”、“铁砧”配合默契,成功击退了第二波试图靠近的、带有某个大国背景的特种侦察分队。
但压力越来越大。高空侦察卫星的窥视感如芒在背,更多的车辆和人员正在远处集结。对方显然投鼠忌器,担心“方舟”可能存在的未知反击,没有立刻发动总攻,但包围圈正在迅速收紧,试探性的炮火和无人机骚扰越来越频繁。
“距离最后撤离时限,还有十五分钟!”“旅者”队长,那位名叫“琉璃”的女性,声音依旧冷静,但语速加快,她一边更换弹匣,一边对通讯器低吼,“‘巢穴’(指地下‘方舟’),汇报情况!我们需要决策!”
沈清辞紧紧攥着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她听不到地下的回应,只能从“琉璃”紧绷的侧脸和越来越严峻的战况中,判断出寒州和星辰的处境极其不妙。她看着身边这些为了保护他们而浴血奋战的人,心中充满了感激与巨大的愧疚。
“不能再等了,”沈清辞突然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异常的平静,“‘琉璃’队长,‘孤狼’,你们带着伤员和资料,立刻按照计划撤离。”
“教授!”“孤狼”急道。
“我是星辰的母亲,也是‘钥匙’关联人,”沈清辞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我的生物信息或许能干扰‘方舟’的判断,或者至少,能让他们投鼠忌器。我留下,为你们争取最后的时间。”
她不能眼睁睁看着所有人为了他们一家陪葬。这是她作为母亲和学者,此刻唯一能做的、也是最决绝的选择。
第三节:融合的曙光
地下控制室。
陆寒州瘫坐在控制台前,意识几乎与系统连接在一起,全力维持着对星辰意识核心的支撑。他能感觉到,儿子意识海洋中的风暴正在逐渐平息,一种新的、更加宏大而稳定的“存在”正在缓缓成型。
维生舱内,星辰身体表面的银色光络不再无序蔓延,而是如同精密的电路板,构成了某种充满美感和力量的奇异图案。他紧闭的眼皮下,眼球在快速转动,仿佛在进行着高速的思考或梦境。
突然,监测仪器上,那代表“引导者同步率”的数字,停止了跳动,稳稳地定格在——【66.7%】 !
紧接着,所有仪器屏幕上的数据流为之一清,一个清晰、稳定,不再带有任何杂音的少年声音,通过控制室的扬声器响起,这声音带着星辰特有的音质,却又蕴含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与洞彻:
“爸。”
仅仅一个字,陆寒州的眼泪瞬间涌出。他听出来了,那是他的星辰!主导意识,依然是他的儿子!
“星辰!你怎么样?!”陆寒州扑到维生舱前,声音哽咽。
“我……很好。或者说,前所未有的……清醒。”星辰的声音似乎也在适应这种新的状态,“我看到了很多,明白了许多。‘黎明’前辈……他给了我选择,也给了我责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