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良?”孙继儒冷笑,“王爷口中的‘忠良’,便是一个来历不明、屡惹事端、如今更被指为妖邪的女子吗?王爷如此回护此女,甚至将其藏于王府,拒不交出由有司审问,难免令人心生疑虑啊!莫非真如外界所传,王爷与此女……关系非同一般,故而徇私?”
这话已是赤裸裸的挑衅和污蔑,直指赵琰与林小满有私情,因私废公!
御书房内空气瞬间凝固!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赵琰身上。
赵琰眼中怒火升腾,但他深知此刻绝不能失态。他强压怒意,深吸一口气,再次叩首,声音却比刚才更加清晰、更加坚定,甚至带着一种豁出去的决绝:
“父皇!儿臣与林小满,确非泛泛之交!”
此言一出,连皇帝都微微动容,孙继儒等人更是眼中闪过窃喜之色,以为抓住了把柄。
赵琰继续道,字字铿锵:“儿臣与林小满相识于微时,知其为人坚韧、心地纯良、技艺超群!她于儿臣,有相助之义!昔日在北疆军中,儿臣曾身受奇毒,性命垂危,军中医药匮乏,正是林小满之父,凭借祖传药膳秘方,巧用寻常食材,为儿臣缓解毒性,争取到救治时机,此乃救命之恩!儿臣对其父女,心存感激!此番回护,一为报恩,二为公道!绝无半分孙御史所臆测之龌龊心思!”
他将一段过往的恩情抬出,既解释了为何格外关照林小满,又将关系定性为“报恩”与“公道”,巧妙地避开了“私情”的指控,更凸显了自己的重情重义和光明磊落!这番说辞,半真半假(林小满之父救助之事乃赵琰根据林小满身世推测并稍作改编),却合情合理,瞬间将孙继儒的污蔑化解了大半!
皇帝目光闪烁,显然在权衡。赵琰在北疆中毒之事,他确有耳闻。
孙继儒没料到赵琰会如此回应,一时语塞,但仍强辩道:“即便有恩,王爷亦当秉公处置!岂能因私恩而罔顾国法宫规?此女嫌疑重大,理应交由大理寺彻查!”
“彻查?如何彻查?”赵琰猛地转身,目光如利剑般射向孙继儒,语气凌厉,“就凭这几份毫无实证、满纸荒唐言的奏章?就凭市井无知之徒的流言蜚语?孙御史,你口口声声为国为民,为何对北郊皇庄废窑中藏匿的、关乎国帑民脂、牵连朝中重臣的惊天罪证视而不见?却对一个弱质女流如此步步紧逼?莫非……是怕某些真相大白于天下吗?!”
他话锋陡转,直指核心!将话题引向了北郊废窑和秘密账本!
孙继儒脸色骤变,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厉声道:“王爷休要转移话题!本官不知什么废窑账本!此刻在议的是林小满妖术惑众之事!”
“妖术?”赵琰冷笑一声,从怀中取出一本奏折,高举过顶,“父皇!儿臣正要禀报!昨夜儿臣接到密报,于北郊皇庄废窑中,起获一批重要物证,涉及户部漕运、宫中采办巨额亏空,以及……一些与西域邪药相关的隐秘记录!此事关乎国本,远比某些人凭空捏造的‘妖术’谣言重要万倍!儿臣已初步查验,证据确凿,奏本在此,请父皇御览!”
他将那本早已准备好的、参劾孙党贪腐的奏章,呈了上去!这一下,如同在即将爆炸的火药桶旁点燃了引信!
皇帝脸色剧变,接过奏章,迅速翻阅,越看脸色越是阴沉,周身散发出骇人的低气压!孙继儒等人更是面如土色,冷汗涔涔而下!他们万万没想到,赵琰的反击如此迅速、如此致命!
御书房内,形势瞬间逆转!
皇帝合上奏章,目光冰冷地扫过孙继儒等人,最后落在赵琰身上,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声音沙哑而充满威严:
“妖术之事,空穴来风,查无实据,不必再议!林小满,既在王府,便由靖王暂行看管,无朕旨意,不得离府,亦不得外人探视!”
这是暂时保下了林小满!
“至于北郊废窑之事……”皇帝眼中寒光迸射,“靖王赵琰!”
“儿臣在!”
“朕命你,即刻会同大理寺、刑部,给朕彻查此案!所有涉案人员,无论职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朕倒要看看,是谁敢在朕的眼皮底下,如此胆大妄为!”
“儿臣遵旨!”赵琰重重叩首,心中一块巨石落地,他知道,最关键的一步,成功了!
孙继儒等人如丧考妣,瘫软在地。
退朝后,赵琰走出御书房,虽身心疲惫,却步履坚定。他知道,这场朝堂风暴只是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但至少,他为林小满赢得了一丝喘息之机。
然而,当他回到王府,准备将朝堂上的结果告知林小满时,却见陈锋一脸焦急地迎上来,低声道:
“王爷!林姑娘她……她不见了!静思苑内只留下这个……”
陈锋手中,是一张被揉皱的纸条,上面只有一行潦草的字迹,墨迹未干,仿佛书写者极度仓促和惊惶:
“琉璃珠现,速离王府,慎入宫!”
赵琰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喜欢汴京早餐合伙人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汴京早餐合伙人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