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展示价值又不易出错的机会。林小满心中稍定,继续道:“民女浅见,或可于细微处调整。譬如,陛下日常饮粥,可在白粥中略添山药、茯苓、莲子等健脾之物;饮茶时,可佐以少量枸杞、红枣,补气血而不滋腻;点心一类,可适当减少糖油,多用豆沙、枣泥、坚果等天然甜香之物。总之,以清补缓调为主,如同细雨润物,而非烈酒猛药。”
她边说边观察皇帝神色,见其微微颔首,似在思索,便大胆地引入了一个更核心的现代理念,但依旧用古语包装:“民女曾于古籍残页中见一说法,谓之‘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意指饮食需杂而有序,不可偏废。并非珍馐美馔方是养生,寻常五谷杂粮、时令果蔬,搭配得宜,其效更胜珍奇。”
“五谷为养……杂而有序……”皇帝重复着这几个字,眼中精光一闪,似乎被触动了某根心弦。他久居九五之尊,食必精脍必细,却时常感到一种莫名的“滞腻”与空虚,林小满这番话,恰恰点中了他某种潜在的感受。“此言,颇有道理。看来,朕以往确是过于追求口腹之欲了。”
殿内气氛似乎缓和了不少。皇帝又随口问了些关于食材搭配、时令进补的问题,林小满皆谨慎作答,引经据典(自然是胡编或推给“古籍”)却又言之有物,显得既专业又本分。
然而,就在林小满以为这次召见即将平稳结束时,皇帝忽然放下茶盏,状似无意地问了一句,语气平淡,却让林小满瞬间脊背发凉:
“朕听闻,你于点心造型、色彩搭配上,常有巧思,甚至能做出些……前所未见的新奇花样。譬如,那日百花宴上的‘七彩水晶糕’,色泽剔透,层次分明,不知灵感源于何处?可是……师承某位隐世高人?”
七彩水晶糕!那是她借鉴现代果冻分层技术,用不同蔬果汁调色制成的!皇帝为何独独问起这个?是单纯欣赏,还是……意有所指?隐世高人?是在影射胡不归吗?
林小满心跳骤急,掌心瞬间沁出冷汗。她强自镇定,垂首答道:“陛下明鉴,民女岂有福分得遇高人指点。那‘七彩水晶糕’的念头,不过是偶然见得雨后彩虹,心有所感,又试了多次,才勉强用些蔬果汁液调出层次,纯属侥幸,实在粗陋,让陛下见笑了。”她再次将灵感归于自然现象和个人尝试,绝口不提任何可能关联的人或事。
皇帝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扳指,目光落在她低垂的眼睫上,深邃难辨。殿内陷入一片短暂的寂静,只闻更漏滴答之声,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
良久,皇帝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雨后彩虹……心有所感……嗯,倒也说得通。”他顿了顿,忽然唤了她的全名,“林小满。”
“民女在。”
“你是个聪明人。”皇帝的声音平淡无波,却带着无形的压力,“有些机缘,是福是祸,犹未可知。你好自为之,安心经营你的铺子便是。退下吧。”
“民女谨遵陛下教诲!谢陛下!”林小满如蒙大赦,连忙起身叩拜,恭敬地退出了偏殿。
直到走出御书房,被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林小满才发觉自己的内衫已被冷汗湿透。皇帝最后那几句话,看似勉励,实则警告意味十足!“有些机缘,是福是祸,犹未可知”——这分明是在敲打她,暗示她身世或与胡不归的关联,已被陛下知晓,并让她安分守己!
她心事重重地走出宫门,早已等候在外的赵琰立刻迎了上来。见她脸色苍白,赵琰心中一紧:“如何?”
林小满摇摇头,低声道:“回府再说。”
回到靖王府,屏退左右,林小满将面圣的经过详细告知赵琰。赵琰听罢,面色凝重:“父皇果然起疑了。他最后那几句话,是警告,也是……试探。他在看我们的反应。”他沉吟片刻,“不过,你应对得极好,言辞谨慎,未露破绽。眼下他刚清算孙党,朝局未稳,只要我们不主动生事,他暂时不会动你。但‘塔顶’之谜和那封密信,必须尽快查明!”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林小满面圣后的第三天夜里,“林记”后院悄然无声地多了一件东西——不是密信,而是一个用黑布包裹、散发着泥土气息的陈旧铁盒。盒上没有锁,却刻着一个与那火焰曼陀罗令牌截然不同的、古朴的宝塔形印记!
喜欢汴京早餐合伙人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汴京早餐合伙人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