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平台上的厮杀进入白热化,鲜血染黑岩石,每一声兵刃撞击都伴随着闷哼或惨叫时,谁也没有注意到,在极高远的、依旧被紊乱能量和稀薄瘴气笼罩的天空中,一个极其微小的、几乎与背景融为一体的金属反光点,正以某种超越当前科技水平的方式,稳定地悬浮着。
那是莱因哈特的“风隼”。虽然主体受损严重,被迫脱离了最危险的空域,但他显然启动了某种备用的、极其隐蔽的观测单元。
“风隼”核心舱室内,莱因哈特面前数个屏幕闪烁着经过复杂算法降噪和增强处理的画面,正是下方平台上惨烈的战斗。他的眼神冰冷,没有任何情感波动,如同在观察培养皿中微生物的争斗。
“目标个体林尘,生命体征持续衰减,能量逸散指数呈指数级上升,预计完全失控时间……十七分三十四秒。”
“战斗模式分析:回归原始物理对抗。个体‘巴图尔’力量型,个体‘竹翁’技巧型,个体‘苏晓’敏捷型(已重伤,战斗力丧失百分之七十),个体‘墨羽’辅助/技术型……效率低下,伤亡概率持续增加。”
“第三方势力‘裂脊者’,战斗素养明显高于冲突双方,战术目标明确,为突围创造条件。首领‘枭’……行为模式无法完全解析,存在高优先级未知变量。”
“环境能量读数异常波动,疑似有外部引导……来源指向个体‘枭’。”
他快速记录着各项数据,语气平稳得像是在朗读实验报告。当看到伊莎贝尔为了躲避一名陈家私兵的劈砍,踉跄后退,险些被侧方袭来的刀锋划伤时,他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观察员伊莎贝尔·维勒努瓦陷入危险区域,生存概率降低至百分之四十一。不必要的损失。”他低声自语,随即在控制台上快速输入了几条指令。
平台之上,伊莎贝尔刚刚惊险地避开一刀,气喘吁吁。突然,她佩戴的、与“风隼”保持着最低限度单向数据连接的战术耳麦中,传来了莱因哈特那毫无感情的声音:
“伊莎贝尔特使,向你左侧三点钟方向,距离十五米处的半截金属立柱后移动。该区域在未来七秒内处于相对攻击死角。重复,左侧三点钟方向,金属立柱。”
伊莎贝尔一愣,来不及思考莱因哈特为何能如此精确预判,求生本能让她下意识地按照指示向那边翻滚过去。
几乎在她躲到立柱后的瞬间,两名原本试图包抄她的陈家私兵,就被一名裂脊者佣兵精准拦截,战刀交错,瞬间毙命!
莱因哈特的声音再次响起:“停留在该区域,保持低姿态。基于《奥莱西亚联邦海外科研人员安全保障条例》第7条第3款,我将为你提供最低限度的路径指引,确保你脱离生命危险。其他人员,不在条例保护范围内。”
他的意思很清楚,只救伊莎贝尔,不管其他人死活。伊莎贝尔背靠着冰冷的金属柱,听着耳边同伴的厮杀声,看着不远处肩头染血、脸色苍白的苏晓,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劫后余生的庆幸,更有一种冰冷的无力感。这就是莱因哈特的“理性”与“原则”。
与此同时,平台上的枭,眼神骤然一厉。
他一直在暗中感知和引导着周围环境中那混乱却庞大的残余能量。只见他脚下步伐看似杂乱地移动了几步,双手快速结出一个古老而复杂的手印,并非依靠灵韵,更像是一种引导特定频率波动的仪式,口中低吟着一段晦涩的音节,最后猛地将手印按向脚下的一块看似寻常、却隐隐有能量回路痕迹的黑色石板!
“嗡——!”
一声低沉却撼动心魄的嗡鸣,并非来自声音,而是直接作用于所有人的感知层面!以那块石板为中心,平台上以及周边大片区域的废墟,那些沉寂了不知多少岁月的残破符文和能量导管,骤然亮起了刺目的、不稳定的白光!
“不好!这老小子搞鬼!”军府小旗官脸色大变,感受到脚下传来的恐怖能量波动。
下一刻!
“轰!!!轰隆!!!”
接连不断的爆炸从平台四周和陈家和军府人员密集的区域炸响!并非火药爆炸,而是残留的能量节点被枭以特殊手法强行过载、引爆!碎石、金属碎片如同暴雨般四射飞溅,狂暴的能量乱流瞬间席卷了那片区域!
“啊!”
“我的眼睛!”
“撤退!快撤!”
惨叫声此起彼伏,陈家和军府的联合队伍瞬间陷入一片混乱,伤亡惨重,阵型彻底崩溃。他们根本没想到,在这“绝灵”之地,竟然还有人能引动如此大规模的环境异变!
“就是现在!跟我走!”枭低喝一声,不再理会混乱的敌人,身形一动,向着平台边缘一处看似是绝壁、布满了扭曲金属支架的方向冲去。
巴图尔怒吼一声,强忍着背上的剧痛,扛紧林尘,紧跟而上。竹翁一把扶起受伤的苏晓,墨羽和伊莎贝尔在莱因哈特的无声指引下避开了爆炸波也迅速汇合,在裂脊者佣兵的断后掩护下,冲向枭的方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