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明残魂消散时留下的最后光尘,如同冬夜最后的星火,无声地融入归墟永恒的黑暗。废弃的回廊中,只剩下陆凡粗重而艰难的喘息声,在死寂中显得格外刺耳。
东华神洲,天元盛会,鸿蒙紫气。
这九个字,如同九道烙印,深深铭刻在他近乎枯竭的心神之上。希望的火种已然播下,但眼前的困境,却如同万丈冰渊,横亘于前。
筑基巅峰的修为,在此地连蝼蚁都不如。肉身千疮百孔,经脉如同干旱龟裂的河床,每一次灵力试图流转,带来的都是撕裂般的剧痛与近乎于无的效果。而那枚沉寂于元婴深处的“寂灭仙箓”,更像是一块冰冷的巨石,镇压着他残存的道基,其散发的“静默”道域,虽助他假死脱身,却也严重阻碍了任何形式的自我修复。
纯粹的灵力温养,杯水车薪。寻常丹药,即便还有留存,以其筑基期的炼化能力,也难有太大效用。更何况,他此刻的状态,连打开储物法器都极为勉强。
绝境……依旧是绝境。
陆凡趴伏在冰冷的尘埃中,意识在黑暗的边缘徘徊。玄明子所指明的道路,似乎遥不可及,如同镜花水月。
不!
他猛地咬破早已干裂的嘴唇,一丝腥咸的血液味道刺激着他近乎麻木的神经。不能放弃!玄明子等待万古,才等来他这一丝希望,石乐志、赵铁柱还在未知的险境中,巡天司的阴影依旧笼罩……他若倒在这里,一切便真的结束了!
灵力不行,丹药无效……那便另辟蹊径!
他的意识,再次沉入那方被仙箓道域笼罩的、近乎凝固的识海。这一次,他不再试图去“对抗”那股“静默”与“归寂”的力量,也不再仅仅将其视为负担。
玄明子残魂曾言,此仙箓乃道祖以自身大半道基所化,蕴含至高“寂灭”道则。这道则,本质上是天道权柄的一部分,凌驾于寻常的灵力与法则之上。
既然无法用低层次的力量去修复高层次道则造成的“损伤”,那么……能否尝试去“理解”它,“适应”它,甚至……在极其有限的范围内,“借用”它?
一个极其疯狂而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成型。
他以残存的神识为触须,小心翼翼地,再次探向元婴深处那枚仙箓微光。这一次,并非强行沟通或掌控,而是如同学徒观摩大师的作品,带着敬畏与求知,去感受其内部那无比复杂、无比玄奥的道则结构。
“静默”……“归寂”……“终结”……
这些道则,并非纯粹的毁灭。它们更像是宇宙运行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万物由盛转衰、由动入静的自然规律,是能量循环的终点,亦是……新生的起点前的“沉淀”。
归墟是终途,亦是起始。
寂灭仙箓,代表的便是这“终途”的权柄。它并非创造死亡,而是“定义”终结,是让无序重归有序,让躁动重归宁静的一种至高法则。
当陆凡的意识,逐渐剥离了对“寂灭”二字的恐惧与排斥,开始尝试从“道”的层面去理解其存在的意义与规律时,奇妙的变化发生了。
那原本冰冷、沉重、不断侵蚀他生机的仙箓道域,似乎……不再那么充满敌意。它依旧浩瀚,依旧威严,却仿佛褪去了一层锋利的尖刺,显露出其下更加深邃、更加本质的规则脉络。
他尝试着,引导一丝微弱到极致的自身神念,并非去冲击,而是如同溪流汇入大海般,小心翼翼地,试图与一缕最细微的“寂灭”道则产生……共鸣。
过程凶险万分,如同在万丈悬崖上走钢丝。他的神念稍有不慎,便可能被那至高道则同化、湮灭,彻底失去自我。
一次,两次……无数次失败的尝试,带来的是一次次神魂层面的剧痛与眩晕。
但他没有放弃。凭借着“天算”之心残存的推演之能,以及那异于常人的、身为“道缺者”的独特本源韧性,他如同最耐心的工匠,一点点地雕琢,一点点地试探。
不知过去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永恒。
终于,在那无尽的黑暗与煎熬中,他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韵律”!
那是“寂灭”道则自身运转时,一种近乎本能的、代表着“尘埃落定”、“万物归宁”的奇特波动。
就在他的神念与这一丝韵律产生微弱共鸣的刹那——
嗡!
元婴深处那枚一直沉寂的仙箓微光,极其轻微地,闪烁了一下!
一股远比之前温和、甚至带着一丝奇异“滋养”意味的凉意,自仙箓中流淌而出,顺着那缕产生共鸣的神念,反向浸润了他那布满裂纹、近乎干涸的元婴!
这股凉意所过之处,那因强行假死而造成的道基裂痕,竟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被缓缓“抚平”!并非修复,更像是被一种更高层级的力量“定义”为了“不存在”!而那原本滞涩、近乎凝固的灵力,也在这股凉意的引导下,开始以一种极其缓慢、却异常稳定的速度,重新流淌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